盆腔炎性腫塊,為女性盆腔臟器的炎癥未得到正規(guī)、有效地治療,導致盆腔慢性炎癥性組織學改變,從而導致盆腔炎性包塊發(fā)生。患者常先有急性輸卵管炎的臨床表現,癥狀包括下腹部疼痛、發(fā)熱、陰道流血。服抗炎藥可緩解的癥狀。
病因絕大多數盆腔炎性包塊起自急性輸卵管炎,由于炎癥的蔓延,使輸卵管、卵巢、子宮、大網膜及腸管等粘連成一團,這就是盆腔炎性包塊形成的由來。
臨床表現1.下腹部疼痛
當盆腔包塊增大時疼痛有所增加,但一般能忍受,具體表現為下腹部的隱痛和鈍痛,呈現間斷發(fā)生。
2.月經期腹痛
腹痛在月經期也會加重,但不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的痛經明顯。
3.白帶增多
平時患者可有白帶增多、以后下腹部疼痛減輕。
檢查1.血常規(guī)
提示白細胞計數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40mm/h,病程久后有時血象和紅細胞沉降率多在正常范圍。
2.細菌培養(yǎng)
有利于鑒別炎癥的性質,從而對癥治療。
3.藥敏試驗
有利于了解用藥的劑量和治療的方法。
4.腹腔鏡
有助于盆腔包塊的診斷。
5.盆腔B型超聲檢查
見子宮一側或雙側發(fā)現腫塊,其輪廓不清楚,周圍有濃密回聲,腫塊內無回聲,腫塊與子宮有界限。
6.MRI檢查
女性盆腔炎性包塊可以發(fā)生在盆腔任何位置,多見于附件區(qū)域,形態(tài)不規(guī)則,周圍有粘連,但不浸潤,內部信號不均勻,增強掃描多出現整體強化。MRI檢查能清晰顯示腫塊的大小,所處的位置。
診斷可根據患者有無盆腔包塊史,是否曾出現急性輸卵管炎的癥狀和體征,繼而出現盆腔包塊。若包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呈囊性或囊實性,活動度差而有壓痛,加上試驗室的各項檢查,可以作出診斷。
治療1.一般治療
解除患者思想顧慮,增強治療的信心,增加營養(yǎng),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合理鍛煉身體,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
2.物理療法
可用溫熱的良性刺激刺激盆腔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組織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癥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蠟療等。
3.藥物治療
(1)藥物 在用抗炎藥物時,也可同時采用α-糜蛋白酶或透明質酸酶,肌肉注射。
(2)作用 以利粘連和炎癥的吸收。
(3)禁忌證 個別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現過敏反應時應停藥。
(4)其他 在某些情況下,抗生素與地塞米松同時應用,口服地塞米松,停藥時注意逐漸減量。
4.手術治療
(1)適應證 有包塊如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可行手術治療;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復引起炎癥發(fā)作者亦宜手術治療。一般用于年齡達到40歲以上,盆腔炎反復發(fā)作的患者。對年輕婦女應盡量保留卵巢功能。
(2)手術方式 手術以徹底治愈為原則,避免遺留病灶再有復發(fā)的機會,行單側附件切除術或子宮全切除術加雙側附件切除術。單一療法效果較差,采用綜合治療為宜。
預防1.杜絕各種感染途徑
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做專人專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陰道內,也不可用過熱的水、肥皂等洗外陰。盆腔炎時白帶多,質黏稠,要注意觀察白帶的量、質、色、味。白帶量多、色黃質稠、有臭穢味者說明病情較重,如白帶由黃轉白(或淺黃),量由多變少,味趨于正常(微酸味)說病情有所好轉,在白帶多的時候更要勤換內褲,不穿緊身、化纖質地內褲。忌食煎烤油膩、辛辣之物。
2.做好避孕工作
盡量減少人工流產術的創(chuàng)傷。手術中要嚴格無菌操作;免致病菌侵入。在月經期、人流術后及上、取環(huán)等婦科手術后陰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換衛(wèi)生巾,因此時機體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而入,造成感染。
3.配合治療
被診為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醫(yī)囑積極配合治療。
患者一般需要臥床休息或取半臥位,以利炎癥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保持大便通暢,并觀察大便的性狀。若見便帶膿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醫(yī)院就診,以防盆腔膿腫潰破腸壁,造成急性腹炎。
4.合理用藥
有些患者因患有慢性盆腔炎,稍感不適,就自服抗生素,長期服用可出現。陰道內菌群紊亂,而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樣白帶,此時,應即到院就診,排除霉菌性陰道炎。
5.加強營養(yǎng),提高免疫力
盆腔炎患者要注意飲食調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