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強直性脊柱炎伴發(fā)葡萄膜炎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20%~30%的強直性脊椎炎(AS)患者發(fā)生前葡萄膜炎。在男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中,強直性脊椎炎是最常合并的全身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原因與免疫遺傳因素、感染因素有關。HLA-B27抗原分型雖然對強直性脊椎炎無確診意義,但它對于判斷患者是否具有發(fā)生強直性脊椎炎的危險性及指導臨床治療和判斷患者葡萄膜炎復發(fā)的可能性及預后都有重要意義。

病因1.免疫遺傳因素

研究資料均顯示強直性脊椎炎與HLA-B27抗原密切相關。此病的發(fā)生與免疫遺傳因素有關。

2.感染因素

此病可能與克雷白桿菌屬、沙門菌、志賀菌、耶爾森菌、沙眼衣原體等感染有關。但在葡萄膜炎患者的眼組織內并沒有這些病原體存在,可能是這些病原體所引起的交叉反應或自身免疫反應引起了關節(jié)炎和葡萄膜炎。

臨床表現1.眼外表現

(1)腰骶部疼痛 最常見癥狀為腰骶部疼痛,呈鈍痛,難以定位,可以向髂嵴或大腿后放射??人?、噴嚏或突然扭轉背部時疼痛往往加重;腰骶部疼痛以早晨起床后最為明顯;早期疼痛可是單側性、間斷性,后期可發(fā)展為雙側性和持續(xù)性。

(2)脊椎強直和畸形 以早晨起床后最為明顯,所以也稱為晨僵,活動或鍛煉后晨僵可以緩解或減輕,嚴重者可以出現胸廓活動受限、永久性的脊椎強直?;颊呤フW藙荩考棺登巴瓜?,胸部形成脊椎后凸,胸部變平,腰部隆凸,脊椎活動在所有平面均受限制。

(3)其他 除脊椎和骶髂關節(jié)受累外,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肘關節(jié)等`均可受累。

2.眼部改變

強直性脊椎炎引起的眼部病變主要為葡萄膜炎,此外在少數患者尚可引起鞏膜炎和結膜炎。通常發(fā)生于強直性脊椎炎出現之后。

強直性脊椎炎伴發(fā)的葡萄膜炎主要是急性非肉芽腫性前葡萄膜炎,表現為突發(fā)的眼紅、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在有反應性視盤水腫和黃斑囊樣水腫時,患者往往出現視力下降。檢查發(fā)現有睫狀充血或混合性充血,大量塵狀KP,前房閃輝(+~+++ ),前房炎癥細胞(++~++++ ),嚴重者房水中出現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易發(fā)生前房積膿。

眼后段一般不受影響,在極少數患者尚可引起脈絡膜視網膜炎、視網膜血管炎等。葡萄膜炎通常累及雙側,但一般為雙側先后發(fā)病,并且雙眼交替復發(fā)。

檢查血沉加快、C反應蛋白升高,一般僅表示患者的葡萄膜炎可能伴有全身性病變,但不具有特異性。類風濕因子檢查對此病的診斷無價值。HLA-B27抗原分型雖然對強直性脊椎炎無確診意義,但它對于判斷患者是否具有發(fā)生強直性脊椎炎的危險性及指導臨床治療和判斷患者葡萄膜炎復發(fā)的可能性及預后都有重要意義。

對于急性非肉芽腫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應常規(guī)進行骶髂關節(jié)拍片。有腰骶部疼痛病史者要進行X線檢查。一些強直性脊椎炎的患者在疾病早期,甚至有明顯骶髂關節(jié)改變時,可以沒有任何癥狀,但X線檢查可以確定出骶髂關節(jié)的病變。

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骶髂關節(jié)炎病史、X線檢查結果和復發(fā)性急性非肉芽腫性前葡萄膜炎的臨床表現。對青壯年出現的急性非肉芽腫性虹膜睫狀體炎,應考慮到強直性脊椎炎的診斷,應常規(guī)作骶髂關節(jié)攝片檢查。對于X線檢查結果難以肯定的患者,可考慮作CT或磁共振檢查,并應進行HLA-B27抗原分型檢查。

治療強直性脊椎炎伴發(fā)的急性前葡萄膜炎,一般應選用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消炎藥、睫狀肌麻痹劑點眼。

1.糖皮質激素一般采用點眼的方法,通常選用0.1%地塞米松滴眼液點眼,急性嚴重的炎癥可每15分鐘至1小時點眼一次,然后根據炎癥消退情況逐漸減少點眼頻度,待前房炎癥細胞消失后可停用。對于出現反應性視盤水腫或黃斑囊樣水腫,前房內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或前房積膿的患者,可口服潑尼松,治療時間一般不超過2周。

2.非甾體消炎藥滴眼劑點眼的頻度應視炎癥嚴重程度而定,急性炎癥可每小時點眼一次,炎癥減輕后可改為3~4次/天。睫狀肌麻痹藥一般選用2%后馬托品眼膏,每天涂眼1~2次。對于非常嚴重的前葡萄膜炎,可用1%~2%阿托品眼膏,2~3天后再換為2%后馬托品眼膏,可有效地預防虹膜后粘連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