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潰瘍病大出血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潰瘍病大出血系指那種大量嘔血或柏油樣大便,血紅蛋白值明顯下降,以致發(fā)生休克前期或很快陷入休克狀態(tài)。因此,不包括那些小量出血或檢查大便時發(fā)現(xiàn)隱血的情況。

病因潰瘍病大出血是潰瘍侵襲基底血管破裂的結果,血管的側壁破裂較之斷端出血不易自行止血。有時由于大出血后血容量減少,血壓降低,血管破裂處血塊形成,出血能自行停止。但約有30%病例可出現(xiàn)第二次大出血。多數(shù)患者在出血前有潰瘍病史,10~15%潰瘍病大出血患者,在出血前無潰瘍病癥狀。

臨床表現(xiàn)1.柏油樣便與嘔血

多數(shù)發(fā)病突然,出血多不伴有腹痛,患者大多先感覺惡心、眩暈及上腹部不適,隨即嘔血或柏油樣便,或兩者同時發(fā)生。

2.休克

當失血量在400毫升時,出現(xiàn)休克代償期,面色蒼白、口渴、脈搏快速有力,血壓正?;蛏愿?。當失血在800毫升時,可出現(xiàn)明顯休克現(xiàn)象,出冷汗、脈搏細快,呼吸淺促、血壓下降。

3.貧血

大量出血,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shù)和紅細胞壓積均下降。

檢查1.鋇餐檢查。

2.內窺鏡。

3.選擇性動脈造影。

4.血常規(guī)。

鑒別診斷潰瘍病大出血應和各種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如門靜脈高壓癥并發(fā)大出血、急性膽道出血,胃癌出血相鑒別。

治療潰瘍病大出血患者多數(shù)經(jīng)一般治療,如輸血補液,冷生理鹽水洗胃,內窺鏡下注射腎上腺素,激光凝固或選擇性動脈注射血管收縮劑等治療,出血可以停止。但也有5~10%患者出血仍繼續(xù)。

如有下列情況,應考慮手術治療:

1.急性大出血,伴有休克現(xiàn)象者,多系較大的血管出血,難以自行止血。

2.在6~8小時內輸入血液600~1000毫升后情況不見好轉,或暫時好轉而停止輸血后又再度病情惡化者。

3.不久前曾發(fā)生類似的大出血者。

4.正在內科住院治療中發(fā)生大出血者,表示潰瘍侵襲性大,非手術治療不易止血。

5.年齡在50歲以上或有動脈硬化者,估計出血難以自行止血。

6.大出血合并穿孔或幽門梗阻。

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應積極輸血,抗休克等,最好爭取在出血24小時內進行,效果較好,若拖延到病情十分危險時再手術則死亡率較高。老年患者應爭取較早手術治療。

預防預防主要是積極治療潰瘍病。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除不良的嗜好。其次要做好飲食調節(jié)。定時定量進餐,食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宜進食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食物,避免使用對胃有損害的藥物。

一定要堅持有規(guī)律的治療。進行充分的、有規(guī)律的、長療程的治療,才能有效控制復發(fā)。

同時應積極治療胃、十二指腸炎癥,此外,還須進行藥物預防,定期服用維生素A、C、E等藥物,促進上皮細胞及結締組織的修復,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