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是因長期反復不當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表現為外用糖皮質激素后原發(fā)皮損消失,但停用后又出現炎性損害,需反復使用糖皮質激素以控制癥狀并逐漸加重的一種皮炎。近年來,發(fā)病呈逐年上升趨勢,頑固難治愈。

病因糖皮質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應、抗過敏、抗炎等作用,外用后能減輕充血和水腫,使瘙癢和皮損等臨床癥狀迅速緩解,往往用于治療面部急性皮炎。病情緩解后一般應停止使用。但部分患者停用后病情復發(fā),便自行反復使用,時間一長便會對激素產生依賴;特別是發(fā)生在面部、陰部的皮膚病長期大面積使用較強的激素制劑,很容易引起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斑,多毛、皮膚老化等不良反應。

臨床表現1.表皮與真皮變薄

局部長期外用激素,可導致角質層顆粒形成減少而變薄,真皮的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彈性變化使膠原的原纖維間粘附力減弱,膠原合成減少而變薄。

2.色素減退、沉著

由于角質層的層數減少,遷移到角質形成細胞的黑素減少,引起色素減退。色素沉著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激活黑素細胞再生色素有關。

3.血管顯露

由于血管壁的膠原纖維間粘附力減弱可導致血管變寬,真皮膠原的消失而導致表面的血管顯露。

4.酒渣樣、痤瘡樣皮炎

在激素誘導的酒渣鼻樣皮損中,毛囊蠕形螨的密度顯著增高,蠕形螨封閉毛囊皮脂腺出口,引起炎癥反應或變態(tài)反應,強效激素還可使皮脂腺增生,導致特有的酒渣鼻樣皮疹。激素能使毛囊上皮退化變性,導致出口被堵塞,出現痤瘡樣皮疹或使原有的痤瘡加重。

5.毛囊炎

因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使局部毛囊發(fā)生感染和原發(fā)毛囊炎加重。

6.激素依賴和反跳現象

激素的抗炎特性,可抑制丘疹的發(fā)展和減輕瘙癢,血管收縮,紅斑消失,然而激素不能消除疾病的病因,停用后常可引起原有疾病加重,可表現為炎性水腫,發(fā)紅,燒灼感,不適感和急性的膿皰疹等反跳現象。該現象常常發(fā)生在停用激素后2~10天,并持續(xù)幾天或3周左右。因反跳現象導致患者繼續(xù)外用激素,而造成激素依賴。

診斷1.長期反復外用糖皮質激素>1月,用時可好,停藥又發(fā)的現象。

2.原發(fā)性皮膚病已治愈,又反復出現明顯的紅斑,丘疹、膿皰、皮紋消失、脫屑等皮炎表現。

3.多發(fā)于面部、外陰、皺褶部等皮膚薄嫩處。

4.長期用藥后留下色素沉著(減退)、萎縮紋、毛細血管擴張、多毛、膿皰等癥狀,伴有刺痛、燒灼感。

鑒別診斷依據長期外用激素或含有激素的化妝品的病史和特有的皮損可以診斷。但需與面癬、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凍瘡樣狼瘡、面部播散性粟粒狼瘡鑒別。

治療1.停用一切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

2.心理治療

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去掉應用糖皮質激素的心理依賴。

3.保濕治療

外用醫(yī)學護膚品如尿囊素乳膏等,增加角質層的含水量,恢復表皮屏障功能。

4.抗炎抗過敏治療

外用非激素類免疫調節(jié)劑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乳膏,口服抗組胺藥。

5.抗感染治療

有繼發(fā)細菌、真菌感染時合并外用抗生素。

預防1.在醫(y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尤其面部、外陰部位。避免濫用、誤用、長期使用。謹慎選擇美白護膚產品。

2.皮膚敏感者在季節(jié)或環(huán)境變化時往往容易過敏,對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如冬天保暖,夏天防曬,平時盡量使用成分簡單、不含香精香料的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