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咽部混合瘤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混合瘤發(fā)生于涎腺的腺上皮,起初對此瘤結構的多樣化認識不清,誤以為其來源于兩個胚層組織,故稱為混合瘤?,F(xiàn)認為腫瘤各種成分均來源于腺上皮,故稱涎腺多形性腺瘤,由于混合瘤習用已久,故仍采用?;旌狭龆喟l(fā)生于腮腺,頜下腺次之,其他部位發(fā)生比率較低。各年齡人群均可發(fā)生。混合瘤為良性腫瘤,但部分有惡性變的可能。

臨床表現(xiàn)多發(fā)生于軟腭,表面光滑,早期多無自覺癥狀,常于體格檢查或檢查咽部其他疾病時偶然發(fā)現(xiàn)。增大后或有異物感、咽部不適,或吞咽困難,發(fā)音含糊,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查體在咽部或軟腭可見到圓形、半球形隆起,觸之質地較韌。

診斷根據(jù)癥狀與體征,可作本病的臨床診斷,確診需病理診斷。

鑒別診斷本病應與咽旁神經纖維瘤、腮腺深葉混合瘤、口咽癌等腫瘤相鑒別,必要時作術中快速病理確定手術范圍。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通常采用經口入路,腫瘤累及咽旁間隙或頸部時,可采用經頸側入路或顳下窩入路。循瘤體包膜切除有復發(fā)風險,切除范圍宜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