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腰疼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腰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癥,主要表現(xiàn)為腰脊或脊兩旁部位的急性或慢性疼痛。

病因任何導致腰部受累的因素和疾病都可能引起腰疼。它們包括:突然負重或扭轉、腰部外傷、體位不當,長期居處潮濕及腰部受涼,腎積水及結石等。出現(xiàn)腰疼癥狀的常見疾病有:腰椎間盤病變、退行性脊柱炎、腰肌勞損、腰肌纖維炎、腎輸尿管病、盆腔炎、女性經期、外傷等。

臨床表現(xiàn)不同病因引起的腰疼臨床表現(xiàn)也不相同,例如:

1.腰椎間盤突出

大部分有腰部持續(xù)鈍痛,平臥時減輕,站立后加重。一般情況下能耐受,腰部可適度活動或慢步行走。也有突發(fā)腰部痙攣樣劇痛者,咳嗽及噴嚏能使腰疼加重,需臥床休息,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2.退行性脊柱炎

多見于50歲以上,晨起時腰疼,酸脹,僵直,活動不便,活動腰部后疼痛好轉,活動過多后腰疼可加重。腰疼以傍晚時明顯。平臥可緩解,疼痛不劇烈,敲打腰部有舒適感。

3.腰肌勞損

常因執(zhí)業(yè)因素長期坐姿不當導致的累積性損傷或腰扭傷等治療不徹底所致。自覺腰酸鈍痛,休息后緩解,勞累后加重。特別是彎腰工作時疼痛明顯,而伸腰或扣擊腰部時腰疼可緩解。

4.腰肌纖維組織炎

常因寒冷、潮濕、慢性勞損累及腰背部筋膜和肌肉組織所致。大多為彌漫性腰背部疼,以腰椎兩旁肌肉及骨盆上方為主,晨起時加重,活動數(shù)分鐘后好轉,但是活動過多疼痛又加重。輕叩腰部,疼痛緩解。

5.炎癥性疾病

如結核性脊椎炎,化膿性脊椎炎等,均非常見。

(1)結核性脊椎炎 最易累及腰椎,常最早表現(xiàn)為背疼,部位局限,為隱痛、鈍痛或酸痛,夜間及活動后明顯。伴隨癥狀常有低燒,盜汗,乏力,食欲減退。需及時就醫(yī),避免出現(xiàn)嚴重的脊柱畸形、膿腫及脊髓壓迫。

(2)化膿性脊柱炎 一般因嚴重的全身感染如敗血癥、外傷、腰椎手術等感染所致。腰背疼痛劇烈,壓疼及扣痛明顯,多伴有怕冷,寒戰(zhàn)及高熱。

6.泌尿系統(tǒng)疾病

如腎炎、腎盂腎炎、結石、腫瘤、腎下垂、腎積水等。腎炎呈腰肋三角區(qū)深部脹痛;腎盂腎炎腰疼及叩痛均較明顯,如果出現(xiàn)腎膿腫,則多為單側腰疼伴局部壓痛;腎結石多為絞痛,叩痛劇烈;腎腫瘤引起的腰疼多為鈍痛或脹痛,有時也呈絞痛。

7.其他

(1)盆腔器官疾病 男性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女性慢性附件炎、宮頸炎、子宮脫垂、痛經和盆腔炎均可引起腰骶部疼痛。

(2)脊椎腫瘤 常表現(xiàn)為頑固性腰背疼,持續(xù)而劇烈,休息和藥物均難以緩解。

(3)胸腹腔疾病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急性胰腺炎、部分胰腺癌和慢性腸炎;胸膜炎、肺結核、肺癌等疾病可因內臟疼痛刺激皮膚引起感應性腰疼。

檢查發(fā)現(xiàn)腰疼應盡早就醫(yī),由醫(yī)生根據(jù)情況完善以下檢查:

1.尿常規(guī);

2.血常規(guī)、血沉、抗鏈球菌素“O”、類風濕因子、HLA-B27、堿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等;

3.X線平片、CT、磁共振(MRI)。

診斷應依據(jù)患者的腰疼特點,醫(yī)生對病患的體格檢查,并結合相關血液和尿液檢驗,照片結果等綜合分析確診。

治療根據(jù)不同病因予以相應治療。

預防平時注意避免腰部受涼,站立及坐位姿勢要正確,負重及彎腰幅度不宜過大。發(fā)現(xiàn)腰疼,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