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眥贅皮是指在內眥角前方的一片垂直的皮膚皺襞,它遮掩著內眥角,使內眥角角度較沒有內眥贅皮的人為小,它還遮擋部分視野,使有雙重臉的人只能形成“半雙”,而影響眼的美觀。
病因內眥贅皮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類。先天性內眥贅皮多為雙側性的,且具有遺傳特征,嚴重者常伴有上瞼下垂,小瞼裂等畸形。后天性內眥多由外傷、燒傷、燙傷等原因引起,多為單側,且常伴有鄰近組織的損傷,如淚小管損傷、內眥韌帶損傷等。
臨床表現(xiàn)內眥贅皮在臨床上,可將其分為單純的內眥贅皮和復雜的內眥贅皮。前者是僅有內眥贅皮,眼裂略有縮小,單瞼或內雙,而無其它畸形;后者則伴有眼裂明顯縮小,眼瞼皮膚和皮下組織增厚、眼輪匝肌發(fā)育不良、瞼板短而窄,常有上瞼下垂。
檢查1.中心視力檢查
2.視野及暗點檢查法
3.深徑覺
深度覺又稱深徑覺,是用眼來辨別物體的空間方位、深度、凸凹等相對位置的能力。對于高空作業(yè)等許多工作,尤其對飛行員來講,深度覺是重要的項目之一。
診斷根據(jù)檢查的結果即可診斷。
鑒別診斷內眥贅皮在臨床上,注意鑒別區(qū)分單純的內眥贅皮和復雜的內眥贅皮。
治療內眥贅皮矯正的目的是去除內眼角的皮膚波褶,顯露淚湖和增大眼裂。治療時,只有在青春期后單純的內眥贅皮仍明顯者才需手術治療。一般在行重瞼術的同時行內眥開大術,輕者可直接剪開贅皮后縫合皮膚切口即可,較重者應行“z”字改形術或其他皮瓣法修復。雖然術后可能在內眥部皮膚上遺留下切口的痕跡,但經(jīng)手術開大的眼裂會使眼睛增色許多。
常見矯正手術方法如下:
1.內眥部皮膚切除法
適用于范圍不大的內眥型贅皮患者,方法為單純切除內眥部多余的皮膚,稍加剝離后,向鼻背部牽引內眥部皮膚,露出內眥角以后縫合皮膚。此種手術方法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已很少用。
2.“Y-V”縫合法
適用于輕型內眥贅皮患者。其方法為在內眥部做橫“Y”形切口,大小按需要定,上下的寬度一般應大于瞼裂。將贅皮向鼻側牽引縫合,縫合后創(chuàng)面呈橫“V”形。
3.Blair-Brown氏法
適用于較大的內眥型贅皮患者。方法是在內眥部做切口,剝離成兩個三角形皮瓣,深至內眥韌帶,將內眥韌帶向鼻側靠攏縫合,將兩瓣尖向鼻側牽引,縫合在橫切口的頂端,最后依次縫合各皮膚創(chuàng)緣呈“∈”形。
4.平賀法
適用于內眥型贅皮患者。方法是在內眥部做一“>”形切口,剝離皮瓣,內眥部固定一針,贅皮松解。將眥點上下突起的皮膚切除,然后縫合成“<”形。
5.“Z”成形術法
適應于各種內眥贅皮患者。方法為在內眥部做“Z”形切口,剝離切口周圍皮下組織,做成兩個三角形皮瓣,將兩皮瓣交換位置后,縫合各皮膚創(chuàng)緣。目前臨床上又常分為多種具體的手術方法,一般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具體采取不同的“Z”成形手術法。
6.Mustarde氏法(四瓣成形術法)
這是目前較常采用的手術方法,療效較好。適用于倒向型內眥型贅皮且合并有內眥距增寬、小瞼裂和上瞼下垂的患者。方法是在內眥部做四個皮瓣,交換位置后縫合。
7.Speath皮瓣矯正法
適應于內眥贅皮合并輕度下瞼外翻者。方法是在內眥部上瞼內側做一個舌形皮瓣,剝離后將其旋轉移位于下瞼的皮膚缺損區(qū),縫合創(chuàng)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