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絕大多數(shù)是來自膀胱和腎臟的結石,少數(shù)原發(fā)于尿道內(nèi)的結石則常繼發(fā)于尿道狹窄或尿道憩室。本病與環(huán)境、全身性疾病以及泌尿系統(tǒng)其他疾病有密切關系,結石形成機制未完全闡明。小兒尿石癥主要是膀胱及尿道結石,多見于4歲以下小兒,腎及輸尿管結石無明顯年齡差異。腎結石可是單發(fā),也可是多發(fā)。
病因尿石由尿液中所含的晶體與膠體沉積、集聚而成。結石形成的因素可能是綜合性的。有些與外界環(huán)境有關,有些則與患兒內(nèi)在因素有關,如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A缺乏、地理環(huán)境、飲食習慣、遺傳趨向、代謝改變和尿路局部改變。例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尿路梗阻、感染、異物等。雖然部分腎結石有明確的原因,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小管酸中毒、海綿腎、痛風、異物、長期臥床、梗阻和感染等,但大多數(shù)含鈣結石的形成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臨床表現(xiàn)1.腎結石
血尿是腎結石的主要癥狀,多于劇烈活動后出現(xiàn),有時血尿較輕,只能在顯微鏡下見到多數(shù)紅細胞。腰或腹股溝疼痛是腎結石的重要表現(xiàn),在乳幼兒不會申訴時,則可哭鬧,甚至嘔吐、顏面蒼白,并出冷汗。部分病例以全身癥狀就診,如低熱、食欲不振、消瘦、生長發(fā)育遲滯等。偶見腎結石以急性無尿為首發(fā)癥狀,這是由于腎-腎反射所致。
2.輸尿管結石
主要癥狀是排尿困難和排尿疼痛。排尿困難和疼痛時輕時重,痛重時患兒異常痛苦,以手牽拉或揉摩陰莖和會陰部。有時有尿中斷現(xiàn)象,改變體位后才能繼續(xù)排尿?;純嚎捎新阅蜾罅?,尿滴瀝以及排尿極度困難,以致脫肛。由于患兒牽拉陰莖使其經(jīng)常處于半勃起狀態(tài),故常比同年齡患兒陰莖大。輸尿管膀胱壁段結石可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
3.膀胱結石
膀胱結石易伴感染,因此有膿尿。
4.尿道結石
一般是單發(fā),如嵌頓于前尿道,可在陰莖部觸及結石,并常見終末血尿。常有急性尿潴留。約1/4尿道結石患兒有膀胱輸尿管反流。
檢查1.尿液檢查
有鏡下血尿,并發(fā)感染時有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和膿細胞,有晶體。測定24小時尿鈣、尿酸、肌酐、草酸含量;尚應做尿液細菌培養(yǎng)?;純河蟹磸腿庋垩驎r須檢查尿鈣量。正常的最高限度是4mg/(kg?24h)或尿鈣/肌酐比值大于0.25。
2.血液檢查
可有貧血,感染時,血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雙側積水致腎功能受損,出現(xiàn)尿毒癥,血肌酐增高。應測定血鈣、磷、堿性磷酸酶及藥敏試驗等。
3.影像學檢查
(1)泌尿系平片 95%以上的腎、輸尿管結石能在X線平片上顯影。而上尿路結石一般位于椎體前緣之后。結石過小或鈣化不足常給診斷帶來困難。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U) 可了解結石、尿路管腔形態(tài)和腎功能,有無引起結石形成的局部因素。
(3)膀胱鏡檢查和逆行輸尿管腎盂造影 必要時行膀胱鏡檢查。膀胱鏡檢查能窺視嵌頓在輸尿管口的結石。逆行輸尿管腎盂插管造影適用于IVU后仍診斷不明的病例,以了解梗阻的部位、程度和性質(zhì)。
(4)B型超聲檢查 腎結石的典型聲像學表現(xiàn)是腎內(nèi)見強回聲光團,其后伴有聲影。
(5)輸尿管鏡檢查 當腹部平片沒有顯示結石,IVU顯示充盈缺損而不能確診時,作此檢查能明確診斷,同時能進行取石或碎石。
(6)CT檢查 能夠發(fā)現(xiàn)平片不顯影的結石。
治療1.大量飲水
最簡單而有效的是大量飲水,稀釋尿液可延緩尿石生長及防止尿石再發(fā),有感染時大量飲水多可促進引流。
2.堿化尿液
改變尿pH也可防止結石復發(fā),胱胺酸更易溶于pH在7.5以上的尿液中,蘇打及枸櫞酸鈉可堿化尿液。減少尿酸及2,8-雙羥腺嘌呤的產(chǎn)生,故對控制該類結石復發(fā)有效。
3.手術
手術適應證為:
(1)結石過大,估計不能從尿路排出者。
(2)伴發(fā)腎積水、感染,引起腎功能減退者。
(3)經(jīng)常發(fā)生嚴重疼痛及大量血尿,影響健康者。
(4)急性梗阻性無尿或少尿者。
(5)經(jīng)長期施用非手術療法無效者。在梗阻或感染較重的病例以及結石較大,用上法不能排出結石時,仍應考慮輸尿管切開取石術。
4.其他
如結石較大,則應做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及造瘺。近年來小兒腎結石多可經(jīng)體外震波碎石處理;經(jīng)內(nèi)鏡經(jīng)皮取石在患兒應用較受限。
預后及時診斷、及時控制感染和處理結石,預后良好,關鍵應積極預防結石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