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艾麻草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艾麻草,中藥名。為蕁麻科艾麻草屬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H.Wright 的塊根。分布于長江中、下游諸省,北達陜西和河南等地。性溫味辛,具有祛風,除濕,調(diào)經(jīng)之功效。常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皮膚瘙癢,月經(jīng)不調(diào)。

入藥部位塊根。

性 味辛,溫。

功 能祛風,除濕,調(diào)經(jīng)。

主 治風濕關節(jié)痛,皮膚瘙癢,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9~15g;或泡酒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生理特性多年生草本,高達70cm。根塊狀,多數(shù)成簇,紡錘形,褐色,尾部具一細長須根,并分許多短枝。莖直立,黃綠色,有縱棱,生短毛和稀疏螯毛。單葉互生,有柄;葉片卵形、長卵形至寬披針形,長3-12cm,寬2-5cm,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急尖,邊緣有粗鋸齒,上面疏生短毛和螯毛,下面脈上微有細毛。夏末秋初開花,雄花序腋生,雌花序頂生,較長,均為圓錐狀;花被4-5片,雄蕊5個,子房偏斜。瘦果扁平。

產(chǎn) 地生于山地林邊,廢墟,土坎,濕潤土壤草叢中。分布于長江中、下游諸省,北達陜西和河南。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去莖葉,洗凈泥土曬干。

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朱廣偉 - 研究員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