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弧垂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弧垂是指在平坦地面上,相鄰兩基電桿上導線懸掛高度相同時,導線最低點與兩懸掛點間連線的垂直距離。一般地,當輸電距離較遠時,由于導線自重,會形成輕微的弧垂,使導線呈懸鏈線的形狀。

定義如果導線在相鄰兩電桿上的懸掛點高度不相同,此時,在一個檔距內將出現(xiàn)兩個弧垂,即導線的兩個懸掛點至導線最低點有兩個垂直距離,稱為最大弧垂和最小弧垂。

成因理論上,由于把一個導線拉直需要無窮大的力,而實際中不存在這樣的力,而且也會為電桿帶來負擔,因此通常在可控范圍內,需要留有弧垂。

計算及判斷最大弧垂出現(xiàn)在什么位置視具體情況而定,其中常見的對于高差不超過10%的相鄰桿塔之間的導線最大弧垂,出現(xiàn)在檔距中央。

為了簡便起見,一般先判定出現(xiàn)最大弧垂的氣象條件,然后計算出此氣象條件下的弧垂,即為最大弧垂。判斷出現(xiàn)最大弧垂的氣象條件,可用下面兩種方法。

臨界溫度法若在某一溫度,導線自重所產生的弧垂與最大垂直比載(有冰無風)時的弧垂相等,則此溫度稱為臨界溫度,用tc表示。

在臨界溫度的氣象條件下比載g=g1,溫度t=tc,相應的弧垂為

在最大垂直比載的氣象條件下,比載g=g3,溫度t=t3(-5℃),應力σ=σ3,相應的弧垂為

由臨界溫度定義可知:f1=f3,從而可求σ1滿足下式

(2-75)

以最大垂直比載時的g3、t3、σ3為n狀態(tài),以臨界溫度時的g1、t1、為m狀態(tài),把兩種條件代入狀態(tài)方程得:

把上式化簡,于是可解得臨界溫度為

(2-76)

式中tc—臨界溫度,℃;

t3—覆冰時大氣溫度,℃;

σ3—覆冰無風時的導線應力,MPa;

α—導線溫度線膨脹系數(shù),1/℃;

E—導線的彈性系數(shù),N/mm2;

g1—導線自重的比載, N/m.mm2;

g3—導線覆冰時的垂直比載,N/m.mm2。

將計算出的臨界溫度tc與最高溫度tmax相比較,當tmax>tc時,最高溫度時的弧垂f1為最大弧垂;當tmaxgc時,覆冰時的弧垂f3為最大垂直弧垂;當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