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流萃取是萃取分離操作法之一。萃取過程中使被處理水相溶液經過連續(xù)幾次萃取,每次萃取都加入新鮮的有機溶劑,每經過一次萃取, 稱為一個萃取級。此法簡單,得到的萃余水相較純,在溶劑總量恒定情況下,級數愈多,萃取效率愈高。缺點是每個萃取級都要加入一份新的有機溶劑,并相應得到很多份萃取液,使被萃取物反萃和有機溶劑的回收工作量增大。僅適用于實驗室中分離那些分配比及分離系數較大的體系。 1
基本概述水相和有機相僅接觸一次,往往達不到較完全的分離。在實際生產中,常常把若干個萃取器串聯(lián),組成所謂串級萃取,即多級萃取,使兩相多次接觸而提高分離效果。根據水和有機相流動的方式,將如下圖這種流動方式的萃取成為錯流萃取。2
錯流萃取的特點下圖所示為錯流萃取的流程,每級加入新鮮萃取溶劑S。因料液F自第一級加入,其萃余相R1引入第二個萃取器,由于新鮮萃取溶劑S接觸而再次進行萃取。依次進行,經過若干級萃取器,直到最后一級。由于各級均加入了新鮮萃取溶劑,萃取的傳推動力大,能用較少的級數獲得較好的效果,當βA/B很大時可得到純B,但B的回收率低,有機相消耗大。2
S-萃取溶劑;R-萃余相;X-萃余相中溶質A的含量;E-萃取相;Y-萃取相中溶質A的含量
錯流萃取的物料平衡由于萃取溶劑S與水相中的B不互溶或互溶度很小,顧可認為萃余相中只有組分A和B,而萃取相中只有組分A和S。萃取相E中溶質A的含量用質量比Y來表示,即指組分A與萃取溶劑S的質量比,kg/kg。萃余相R中溶質的含量質量比X表示,即指組分A與組分B的質量比,kg/kg。
假設進入各級的萃取溶劑S中含有少量溶質A(含量為Ys),根據上圖各級進行物料平衡計算:
第一級:mBFXF+mS1YS=mBFX1+mS1Y1
即:Y1-Ys=-mBF(X1-XF)/mS1
第n級:Yn-Ys=-mBF(Xn-Xn-1)/mSn
該式為錯流萃取操作線方程,它表示離開第n級的萃取相En中溶質A的組成Yn與萃余相Rn中溶質A的組成Xn之間的關系。式中,mBF—原料液中惰性組分的量,kg(或kg/h);mSn—加入第n級中的溶劑量,kg(或kg/h);Ys—溶劑中溶質A的含量;XF—原料液中溶質A的含量。
Y1,Y2…Yn——分別為第1,2…n級萃取相中溶質A的含量,kg/kg。
X1,X2…Xn——分別為第1,2…n級萃余相中溶質A的含量,kg/kg。2
錯流萃取的理論級數錯流萃取理論級數的確定可采用圖解法。
即在直角坐標上,以系統(tǒng)的萃取平衡數據繪出平衡線0Q,根據原料液組成及溶劑組成確定C1點,以-mBF/mSF為斜率,自C1點交平衡線與D1點,D1(X1,Y1)為第一個理論機萃取相與萃余相的組成。再從點X1做直線X=X1交直線Y=Y0于C2點,自C2點以斜率作直線與平衡線相交于D2點,D2點坐標(X2,Y2)為第二個理論級的兩相組成。依次作圖,直到某直線與平衡線交點橫坐標小于生產指標為止,重復作圖的次數即為所需的理論級數。2
下圖是理論級數為3的圖解確定過程。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胡建平 - 副教授 - 西北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