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迎春花根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迎春花根,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的根。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熱息風,活血調經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小兒驚風,月經不調。

入藥部位根。

性味味苦,性平。

歸經歸肺、肝經。

功效清熱息風,活血調經。

主治肺熱咳嗽,小兒驚風,月經不調。

相關配伍1、治熱淋,小兒熱咳:迎春花3-6g。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2、治小兒驚風:迎春花根6g,香油數(shù)滴為引,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采集加工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凈泥土,切片或段,曬干。

形態(tài)特征迎春花,又名金梅、黃梅、陽春柳、四方消。落葉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m。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狹翼。葉對生,三出復葉,小枝基部常具單葉;葉軸具狹翼;葉柄長3-10mm;小葉片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狹橢圓形,稀倒卵形,先端銳尖或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葉緣反卷;頂生小葉片較大,長1-3cm,寬0.3-1.1cm,無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側生小葉片長0.6-2.3cm,寬0.2-1cm,無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單葉為卵形或橢圓形,有時近圓形?;▎紊谌ツ晟≈Φ娜~腋,稀生于小枝頂端;苞片小葉狀,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花梗長2-3mm;花萼綠色,裂片5-6枚,窄披針形,先端銳尖;花冠黃色,徑2-2.5cm,花冠管長0.8-2cm,寬3-6mm,向上漸擴大,裂片5-6枚,長圓形或橢圓形,長0.8-1.3cm,寬3-6mm,先端銳尖或圓鈍;雄蕊2,著生于花冠筒內;子房2室?;ㄆ?-5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西藏。各地有栽培。

相關論述1、《云南中草藥》:“清熱消炎?!?/p>

2、《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活血散瘀?!?/p>

12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褚克丹 - 教授、主任中藥師、博士和碩士生導師 -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