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新定拯陽理勞湯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來源】《醫(yī)宗必讀》卷六。

【別名】拯陽湯(《證治匯補》卷二)、拯陽理勞湯(《金鑒》卷四十)、救陽理勞湯(《馮氏錦囊·雜證》卷一)。

【組成】黃芪(酒炒)6克 人參(去蘆)6克 肉桂2.1克(去皮) 當歸(酒炒)4.5克 白術(shù)3克(土炒) 甘草1.5克(酒炒) 陳皮3克(去白) 北五味1.2克(打碎)

【用法】水400毫升,姜3片,棗肉2枚,煎取200毫升服。

【功用】補脾益氣,助陽固表。

【主治】癆傷氣耗,倦怠懶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遍身作痛;脾陽不振,食少倦怠,少氣懶言,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腸鳴腹痛,舌淡苔白,脈虛弱。

【加減】如煩熱口干,加生地黃,氣浮心亂,加丹參,棗仁;咳嗽加麥門冬;挾濕加茯苓、蒼術(shù);脈沉遲,加熟附子;脈數(shù)實,去桂,加生地黃;胸悶倍陳皮,加桔梗;痰多,加半夏、茯苓;泄瀉,加升麻,柴胡;口渴,加干葛;夏月去肉桂;冬月加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