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云南山梅花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云南山梅花,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Philadelphus delavayi L. Henry的根皮。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痛,截瘧之功效。用于跌打損傷,腰肋疼痛,瘧疾。

入藥部位根皮。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效活血,止痛,截瘧。

主治用于跌打損傷,腰肋疼痛,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采集加工夏季采挖,洗凈,剝?nèi)「窀伞?/p>

形態(tài)特征云南山梅花又名:西南山梅花。灌木,高2-4m;二年生小枝灰棕色或灰色,當年生小枝紫褐色,無毛,常具白粉。葉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5-16cm,寬3-8cm,先端漸尖,稀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細鋸齒或近全緣,上面被糙伏毛,下面密被灰色稍彎長柔毛;葉脈基出或稍離基出3-5條;葉柄長3-5mm??偁罨ㄐ蛴谢?-9(-21)朵,最下1對分枝頂端具3-5花,呈聚傘狀或總狀排列;花序軸長5-9cm,花梗長5-10(-13)cm,無毛;花萼紫紅色或紅褐色,外面無毛,常具白粉;裂片卵形,長5-6mm,寬3-4mm,先端急尖;花冠盤狀,直徑2.5-3.5cm;花瓣白色,近圓形或闊倒卵形,長1.2-1.5cm,寬10-12mm,先端圓形,有時淺2裂,邊緣稍波狀,無毛;雄蕊30-35,最長的長達9mm;花藥長圓形,長約1.5mm;花盤和花柱無毛;花柱長7-8mm,上部稍分裂或不分裂,柱頭棒形,長1.8-2mm,較花藥長。蒴果倒卵形,長8-10mm,直徑約7mm;種子長約4mm,具稍長尾。花期6-8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拔1700-3200m的林下、灌叢或村邊道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相關(guān)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皮:有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瘧疾,挫傷,腰肋疼痛。”

12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董小平 - 教授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