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莓葉為薔薇科植物寒莓的葉或全草,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號刺波。生長于山坡樹蔭下及山路邊。
形態(tài)特征常綠蔓生小灌木。莖常斜臥,高約30厘米,多絨毛,無刺或有少數(shù)刺;匍匐枝長達2米。單葉互生,近圓形,直徑4~8厘米,邊緣5淺裂而有鋸齒,先端圓鈍,基部心形,上面近于無毛,下面及葉柄密生茸毛??偁罨ㄐ蚨?,腋生,有花5~10朵,總花梗有灰白色絨毛;花白色;萼片5,外面被絨毛。聚合果近球形,紅色。果期10~11月。
分布范圍分布浙江、江蘇、湖北、四川、福建、臺灣等地。
主要價值藥用
【性味】酸,平,無毒。
【功用主治】能補陰益精,用作強壯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
【宜忌】感冒咳嗽忌用。
【選方】①治肺(結核)病咳血:鮮寒莓葉一兩(干者五錢),冰糖一兩。開水燉服,日兩次。(性味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黃水瘡:鮮寒莓葉搗爛,外敷患處。(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