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花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四,處方原料有甘菊花1兩,地骨皮1兩,升麻1兩半,黃連(去須)2兩,茯神(去木皮)2兩,葳蕤2兩,防風(fēng)(去叉)2兩,木通(銼)2兩。
《圣濟(jì)總錄》卷一四:甘菊花湯處方甘菊花1兩,地骨皮1兩,升麻1兩半,黃連(去須)2兩,茯神(去木皮)2兩,葳蕤2兩,防風(fēng)(去叉)2兩,木通(銼)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風(fēng)毒沖眼,赤眼。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shū)(文瑞樓本)作“甘菊湯”。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四
《銀海精微》卷下:甘菊花湯處方菊花5錢(qián),升麻5錢(qián),旋覆花5錢(qián),石決明5錢(qián),川芎5錢(qián),大黃(炒)5錢(qián),石膏,羌活,地骨皮,木賊(炒),青葙子,黃芩,防風(fēng),梔子仁,草決明,荊芥,黃連,甘草。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內(nèi)外障翳,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每服5錢(qián),蜜1盞,煎至7分,食后溫服。
摘錄《銀海精微》卷下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七別名菊花湯
組成甘菊花1兩,甘草(炙)1分,防風(fēng)(去叉)半兩,山茱萸7枚。
主治小兒鼻多涕,是腦門(mén)為風(fēng)冷所乘。
用法用量每服1錢(qián)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分溫3服,早晨、日午、晚后各1服。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附注菊花湯(原書(shū)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