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桑椹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桑椹,中藥名。為??浦参锷orus alba L.的干燥果穗。原產(chǎn)我國中部和北部,現(xiàn)由東北至西南各省區(qū),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燥之功效。常用于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fā)早白,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病癥的治療。入藥部位

干燥果穗。

性味味甘、酸,性寒。

歸經(jīng)歸心、肝、腎經(jīng)。

功效滋陰補血,生津潤燥。

主治用于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fā)早白,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病癥的治療。

相關(guān)配伍1、治頭赤禿:搗黑椹取汁,每服一中盞,日三服。(《太平圣惠方》)

2、治瘰疬:文武實,黑熟者二斗許。以布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湯點一匙,日三服。(《素問病機保命集》文武膏)

3、飲酒中毒:干桑葚二合。上一味,用酒一升,浸一時久。取酒旋飲之,即解。(《圣濟總錄》)

用法用量9~15g。

采集加工4~6月果實變紅時采收,曬干,或略蒸后曬干。

生理特性喬木或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徑可達50厘米,樹皮厚,灰色,具不規(guī)則淺縱裂;冬芽紅褐色,卵形,芽鱗覆瓦狀排列,灰褐色,有細毛;小枝有細毛。葉卵形或廣卵形,長5-15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急尖、漸尖或圓鈍,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鋸齒粗鈍,有時葉為各種分裂,表面鮮綠色,無毛,背面沿脈有疏毛,脈腋有簇毛;葉柄長1.5-5.5厘米,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早落,外面密被細硬毛。

花單性,腋生或生于芽鱗腋內(nèi),與葉同時生出;雄花序下垂,長2-3.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雄花。花被片寬橢圓形,淡綠色?;ńz在芽時內(nèi)折,花藥2室,球形至腎形,縱裂;雌花序長1-2厘米,被毛,總花梗長5-10毫米被柔毛,雌花無梗,花被片倒卵形,頂端圓鈍,外面和邊緣被毛,兩側(cè)緊抱子房,無花柱,柱頭2裂,內(nèi)面有乳頭狀突起。聚花果卵狀橢圓形,長1-2.5厘米,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ㄆ?-5月,果期5-8月。

生長環(huán)境原產(chǎn)我國中部和北部,現(xiàn)由東北至西南各省區(qū),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鮮、日本、蒙古、中亞各國、俄羅斯、歐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藥材性狀為聚花果,由多數(shù)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長圓形,長l~2cm,直徑O.5~0.8cm。黃棕色、棕紅色或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圓形,稍扁,長約2mm,寬約1mm,外具肉質(zhì)花被片4枚。氣微,味微酸而甜。

相關(guān)論述《本草經(jīng)疏》:“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消渴由于內(nèi)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臟皆屬陰,益陰故利五臟。陰不足則關(guān)節(jié)之血氣不通,血生津滿,陰氣長盛,則不饑而血氣自通矣。熱退陰生,則肝心無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寧,神清則聰明內(nèi)發(fā),陰復則變白不老?!?/p>

123

評論
科普信息員???
大學士級
瀏覽了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