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雞腸草1兩,白礬(碎)1兩,訶黎勒皮1兩,茴香子1兩,旱蓮子1兩,晚蠶沙1兩,青鹽1兩,茜根1兩,皂莢1兩,麻(米凡)半兩。
【制法】上除礬并青鹽、茴香、蠶沙外,各銼長半寸,用藏瓶一枚,開口入諸藥在內(nèi),紙筋鹽泥固濟(jì),以炭火半秤,煅盡火放冷,取出研如粉。
【功能主治】烏髭鬢,駐顏。主腎虛齒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文瑞樓本作“雞腸草散”。
【摘錄】《圣濟(jì)總錄》(人衛(wèi)本)卷一二○
【處方】雞腸草1兩,白礬(碎)1兩,訶黎勒皮1兩,茴香子1兩,旱蓮子1兩,晚蠶沙1兩,青鹽1兩,茜根1兩,皂莢1兩,麻(米凡)半兩。
【制法】上除礬并青鹽、茴香、蠶沙外,各銼長半寸,用藏瓶一枚,開口入諸藥在內(nèi),紙筋鹽泥固濟(jì),以炭火半秤,煅盡火放冷,取出研如粉。
【功能主治】烏髭鬢,駐顏。主腎虛齒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文瑞樓本作“雞腸草散”。
【摘錄】《圣濟(jì)總錄》(人衛(wèi)本)卷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