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毛茄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毛茄,中藥名。為茄科茄屬植物毛茄Solanum ferox L.的全株。植物毛茄,分布于臺灣、廣東、廣西及云南。具有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疝氣,跌打損傷。

別名羊不食《植物名匯》、大葉毛刺茄、毛果牙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大祥顛茄(海南儋縣)。

入藥部位全株。

性味味辛、苦,性平。

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

功效行氣,活血,止痛。

主治疝氣,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2g。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炮制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全株,切段,曬干。

形態(tài)特征直立草本至亞灌木,高1-1.5m。葉、花序及果實均密被黃色具節(jié)的長硬毛及不相等分枝的星狀硬毛及直刺。小枝塵土色,多被具短柄的星狀毛及長2-5mm直刺;葉柄長3-5cm,多被具長柄的星狀毛及直刺;葉片大而厚,卵形,長10-20cm,寬8-18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5-11個三角形波狀淺裂,毛被在上面較薄,多被長硬毛及無柄不相等分枝的星狀毛,在下面略厚,多被具短柄的星狀毛,中脈上面微凹,下面微凸,側(cè)脈約與裂片同數(shù),其上在兩面均著生稀疏的細直刺。蝎尾狀花序腋外生;萼杯狀,直徑約1.5cm,外面密被具短柄及長柄的星狀毛,先端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花冠白色,近輻形,筒部隱于萼內(nèi),先端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外面具星狀毛;雄蕊5,花藥先端延長,卵狀漸尖,頂孔向上;子房近卵形,柱頭截形。漿果球狀,直徑約2cm,外面密被黃土色星狀硬毛;種子扁平,黑褐色,直徑約2mm?;ㄆ谙?、秋季,果熟期冬季。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溝谷濕地、灌叢中、路旁疏林或陰地密林下。分布于臺灣、廣東、廣西及云南。

相關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用于跌打、疝氣等癥。”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