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根,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inn.、陸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inn.、海島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inn.和樹棉Gossypium arboreum Linn.的根或根皮。草棉分布于我國甘肅、新疆、廣東、四川和云南等地均系栽培。原產(chǎn)阿拉伯和小亞細(xì)亞;陸地棉廣泛栽培于我國各棉區(qū)。原產(chǎn)美洲墨西哥;海島棉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原產(chǎn)于南美熱帶和西印度洋島;樹棉分布于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qū)廣泛種植。自陸地棉輸入我國后,樹棉品種已淘汰。原產(chǎn)印度。具有止咳平喘,通經(jīng)止痛之功效。用于咳嗽,氣喘,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
入藥部位根或根皮。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效止咳平喘,通經(jīng)止痛。
主治用于咳嗽,氣喘,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
相關(guān)配伍1、治體虛咳嗽氣喘:棉花根、葵花頭、蔊菜各30g。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2、治肺結(jié)核:棉花根、仙鶴草各30g,枸骨根15g,鮮金不換葉10片,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神經(jīng)衰弱,月經(jīng)不調(diào):棉花根15-30g。水煎服或浸酒服。
4、治慢性肝炎:棉花根30g,地骨皮18g。水煎服。(3-4方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棉花根皮15-30g。水煎服或浸酒服。(《湖北中草藥志》)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使用注意孕婦慎服。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或剝?nèi)「?,切段,曬干?/p>
形態(tài)特性1、草棉:又名古終,古終藤,小棉,阿拉伯棉。一年生草本至亞灌木,高達(dá)1.5米,疏被柔毛。葉掌狀5裂,直徑5-10厘米,通常寬超過于長,裂片寬卵形,深裂不到葉片的中部,先端短尖,基部心形,上面被星狀長硬毛,下面被細(xì)絨毛,沿脈被長柔毛;葉柄長2.5-8厘米,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0毫米,早落?;▎紊谌~腋,花梗長1-2厘米,被長柔毛;小苞片闊三角形,長2-3厘米,寬超過于長,先端具6-8齒,沿脈被疏長毛;花萼杯狀,5淺裂;花黃色,內(nèi)面基部紫色,直徑5-7厘米。蒴果卵圓形,長約3厘米,具喙,通常3-4室,種子大,長約1厘米,分離,斜圓錐形,被白色長棉毛和短棉毛?;ㄆ?-9月。
2、陸地棉:又名大陸棉,高地棉,美洲棉,墨西哥棉,美棉。一年生草本,高0.6-1.5米,小枝疏被長毛。葉闊卵形,直徑5-12厘米,長、寬近相等或較寬,基部心形或心狀截頭形,常3淺裂,很少為5裂,中裂片常深裂達(dá)葉片之半,裂片寬三角狀卵形,先端突漸尖,基部寬,上面近無毛,沿脈被粗毛,下面疏被長柔毛;葉柄長3-14厘米,疏被柔毛;托葉卵狀鐮形,長5-8毫米,早落?;▎紊谌~腋,花梗通常較葉柄略短;小苞片3,分離,基部心形,具腺體1個,邊緣具7-9齒,連齒長達(dá)4厘米,寬約2.5厘米,被長硬毛和纖毛;花萼杯狀,裂片5,三角形,具緣毛;花白色或淡黃色,后變淡紅色或紫色,長2.5-3厘米;雄蕊柱長1.2厘米。蒴果卵圓形,長3.5-5厘米,具喙,3-4室;種子分離,卵圓形,具白色長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剝離的短棉毛?;ㄆ谙那锛?。
3、海島棉:又名光籽棉,木棉,離核木棉。多年生亞灌木或灌木,高2-3米,被毛或除葉柄和葉背脈外近無毛;小枝暗紫色,具棱角。葉掌狀3-5深裂,直徑7-12厘米,裂片卵形或長圓形,深裂達(dá)葉片中部以下,先端長漸尖,中裂片較長,側(cè)裂片通常廣展,基部心形;葉柄較長于葉片,被散生黑色腺點(diǎn);托葉披針狀鐮形,長約1厘米,常早落?;斏蛞干?,花梗常短于葉柄,被星狀長柔毛和黑色腺點(diǎn);小苞片5或更多,分離,基部心形,寬卵形,長3.5-5厘米,邊緣具長粗齒10-15;花萼杯狀,截頭形,具黑色腺點(diǎn);花冠鐘形,淡黃色,內(nèi)面基部紫色,長約為小苞片的2-3倍,花瓣倒卵形,具缺刻,外面被星狀長柔毛;雄蕊柱無毛。蒴果長圓狀卵形,長3-5厘米,基部大,頂端急尖,外面被明顯腺點(diǎn),通常3室,很少為4室;種子卵形,具喙,長約8毫米,彼此離生,被易剝離的白色長棉毛,剝毛后表面黑色,光滑,僅一端或兩端具少量不易剝離的短棉毛。花期夏秋間。
4、樹棉:又名本木雞腳棉,印度棉,中棉,雞腳棉,假棉花,亞洲棉,木本棉。多年生亞灌木至灌木,高達(dá)2-3米,嫩枝被長柔毛。葉掌狀5深裂,直徑4-8厘米,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深裂達(dá)葉片的1/2左右,上面被星狀疏柔毛,下面被星狀細(xì)絨毛,沿葉脈密被長柔毛;葉柄長2-4厘米,被絨毛和長柔毛;托葉線形,早落。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1.5-2.5厘米,被長長柔毛;小苞片3,三角形,長約2.5厘米,近基部1/3處彼此合生,頂端具3-4齒,齒長不超過寬的3倍,脈上被星狀長柔毛;花萼淺杯狀,近截形;花淡黃色,內(nèi)面基部暗紫色,花瓣倒卵形,長4-5厘米;雄蕊柱長1.5-2厘米。蒴果圓錐形,頂端漸窄,常下垂,長約3厘米,具喙,通常3室,很少為4-5室,無毛,具油腺狀細(xì)點(diǎn)多數(shù),每室具種子5-8顆,種子分離,卵圓形,直徑5-8毫米,混生白色長棉毛和不易剝離的短棉毛?;ㄆ?-9月。
生長環(huán)境1、草棉:我國甘肅、新疆、廣東、四川和云南等地均系栽培。原產(chǎn)阿拉伯和小亞細(xì)亞。
2、陸地棉:廣泛栽培于我國各棉區(qū)。原產(chǎn)美洲墨西哥。
3、海島棉: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原產(chǎn)于南美熱帶和西印度群島。
4、樹棉: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qū)廣泛種植。自陸地棉輸入我國后,樹棉品種已淘汰。原產(chǎn)印度。
藥材性狀陸地棉根呈圓柱形,稍彎曲,長10-20cm,直徑0.4-2cm。表面黃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及橫裂的皮孔,皮部薄,紅棕色,易剝落。質(zhì)硬,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無臭,味淡。
藥理作用1、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2、抗菌作用。
3、其他作用,根皮制劑具有輕微的縮宮作用,但較麥角微弱。
4、毒性,棉花根溶液能迅速引起睪酮、肝、腎、肌肉組織的損害。
現(xiàn)代應(yīng)用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和崩漏等。
相關(guān)論述《湖北中草藥志》:“用于疝氣,乳汁不通,崩漏等癥。”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