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蓮果,中藥名。為蘭科植物木蓮Manglietia fordiana Oliv.的果實(sh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通便,止咳之功效。用于濕熱便秘,老人咳嗽。
入藥部位果實(shí)。
性味味辛,性涼。
歸經(jīng)歸肺、大腸經(jīng)。
功效通便,止咳。
主治用于濕熱便秘,老人咳嗽。
相關(guān)配伍1、治實(shí)火便秘:木蓮果30g,煎汁,沖白糖服,早、晚飯前各1次。
2、治老人干咳:木蓮果12-15g。煎汁代茶飲。(1-2方出自《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30g。
采集加工8月(處暑前后)在果實(shí)成熟未開裂前摘取,剪除殘余果柄,不使碎散,充分曬干。
形態(tài)特性木蓮又名:山厚樸。喬木,高達(dá)20米,嫩枝及芽有紅褐短毛,后脫落無毛。葉革質(zhì)、狹倒卵形、狹橢圓狀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8-17厘米,寬2.5-5.5厘米。先端短急尖,通常尖頭鈍,基部楔形,沿葉柄稍下延,邊緣稍內(nèi)卷,下面疏生紅褐色短毛;側(cè)脈每邊8-12條;葉柄長1-3厘米,基部稍膨大;托葉痕半橢圓形,長3-4毫米??偦üiL6-11毫米,徑6-10毫米,具1環(huán)狀苞片脫落痕,被紅褐色短柔毛?;ū黄儼咨枯?片,外輪3片質(zhì)較薄,近革質(zhì),凹入,長圓狀橢圓形,長6-7厘米,寬3-4厘米,內(nèi)2輪的稍小,常肉質(zhì),倒卵形,長5-6厘米,寬2-3厘米;雄蕊長約1厘米,花藥長約8毫米,藥隔鈍;雌蕊群長約1.5厘米,具23-30枚心皮,平滑,基部心皮長5-6毫米,寬3-4毫米,中部心皮露出面寬約5毫米;花柱長約1毫米;胚珠8-10顆,2列。聚合果褐色,卵球形,長2-5厘米,蓇葖露出面有粗點(diǎn)狀凸起,先端具長約1毫米的短喙;種子紅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常綠闊葉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藥材性狀果實(shí)由多數(shù)蓇葖果聚合而成,形如松球,長約4cm,直徑3-4cm,基部膨大,外表紫褐色,內(nèi)側(cè)棕褐色。蓇葖果開裂后,可見暗紫紅色的種子2枚。剝開種皮,有灰白色而富有油質(zhì)的子葉1枚,氣香,味淡。以干燥,完整不碎者為佳。
相關(guān)論述《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治實(shí)火便秘,老人干咳?!?/p>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