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和中散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和中散,拼音Hé Zhōnɡ Sàn,是主治小兒脾胃不和,嘔逆惡心等癥狀的藥物。

散方一拼音:Hé Zhōnɡ Sàn

處方:厚樸(去皮、姜炙)六兩,白術三兩,乾姜(炮)、甘草(炙),各二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脾胃不和,嘔逆惡心,冷熱不調,減食泄瀉,腹痛腸鳴,少力嗜臥。

用途用量:每服一錢,水八分盞,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稍熱服,乳食前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散方二拼音:he zhong san

處方:山藥(淮山藥)、山楂、薏苡仁、蓮子、白扁豆、麥芽、芡實

制法:秘傳膏方。

功能主治:補脾養(yǎng)胃,消食止瀉、活血化淤、收斂止痢、生津益肺、補腎澀精,老少皆宜。

用途用量:每日一次,早餐前溫開水沖服

摘錄:《治病就是養(yǎng)生》

散方三處方:白術、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生姜制)、甘草(炙)各等分(一方有藿香葉減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痰逆胃虛泄瀉。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生姜3片,大棗1個,同煎至6分,溫服。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