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阻抗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阻抗(Resistance):是指咨詢者在心理咨詢過程中,以公開或者隱蔽的方式否定咨詢師的分析,拖延、對抗咨詢師的要求,從而影響咨詢的進展,甚至使咨詢難以進行的一種現象。

概念弗洛伊德將阻抗定義為求助者在自由聯想過程中對于那些使人產生焦慮的記憶與認識的壓抑,因此,阻抗的意義在于增強個體的自我防御。弗洛伊德對阻抗的定義強調了潛意識對于個體自由聯想活動的能動作用。

而羅杰斯將阻抗看作個體對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緒體驗的抵抗,目的在于不使個體的自我認識與自尊受到威脅。這一觀點體現了個體的認知對于自我結構與發(fā)展的防護作用。

此外,一些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把阻抗理解為個體對于其行為矯正的不服從。1

表現阻抗的表現形式,可以是語言形式或非語言形式,也可以表現為個體對于某種心理咨詢要求的回避與抵制,或個體對心理咨詢師或其他人的某種敵對或依賴,或流露于個體的特定認知、情感方式,以及對心理咨詢師的態(tài)度等。

講話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寡語和贅言。以沉默最為突出。

沉默可表現為個體拒絕回答咨詢師提出的問題,或長時間的停頓。它是個體對于心理咨詢最積極的、最主動的抵抗。需要注意將阻抗性沉默與反省性的沉默區(qū)分開來。

少言寡語通常以短語、簡句及口頭禪(嗯、噢、?。┑刃问郊右员憩F。

贅言表現為滔滔不絕地講話,潛在動機可能是減少咨詢師講話的機會,回避某些核心問題,轉移其注意力等。目的在于回避那些求助者不愿接觸的現實問題,以免除由此而產生的焦慮與其他痛苦體驗。

講話內容上的阻抗常見形式有理論交談、情緒發(fā)泄、談論小事和假提問題等。

理論交談是求助者進行自我保護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不停地談論心理治療方法。

情緒發(fā)泄可表現為大哭大鬧、淚流不止,或不自然地大笑。

談論小事是最輕微的也是最不易發(fā)現的阻抗表現。

假提問題一般涉及心理咨詢的目的、方法、理論基礎及咨詢師的私人情況等。

講話方式上的阻抗常見的有心理外歸因、健忘、順從、控制話題和最終暴露等。

心理外歸因嚴重阻礙了個體的自我反省,是自我中心主義的表現。

健忘有很大的任意性,例如二戰(zhàn)中納粹集中營的戚者往往不愿意提起往事或對細節(jié)表現出記憶模糊。

順從具有隱蔽特點,常使人不易發(fā)覺對方潛在的阻抗作用。

控制話題除回避自己不愿談論的內容外還可強化求助者在心理咨詢過程中的自尊與地位。

最終暴露要和猶豫性的最終暴露區(qū)別,不能簡單地將最終暴露都視作阻抗的表現。

咨詢關系上的阻抗最突出的表現有不認真履行心理咨詢的安排、誘惑咨詢師以及請客、送禮等。

不認真履行心理咨詢的安排包括不按時赴約或借故遲到、早退,不認真完成咨詢師安排的作業(yè),不付或延付咨詢費等。遲到是反映阻抗較為可靠的指標。有的求助者取消預約,或在預定時間不來咨詢且事先不通知咨詢師,這通常是極為嚴重的阻抗。不赴約的動機常包括恐懼和怨恨。

誘惑咨詢師目的是為了達到控制咨詢關系發(fā)展的目的。

請客送禮也表示求助者的某種自我防御需要及其控制咨詢關系的欲望。

無論哪一種形式,都是對個體的自我保護及對其痛苦經歷的精神防御。

傳統(tǒng)的精神分析學說十分重視阻抗對于自由聯想的影響,并將對此的解釋與領悟當作精神分析的重要目標之一。

在很多情況下,對于阻抗的認識往往是心理咨詢突破的開端。

主要原因卡瓦納認為來自求助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個:

1.成長必然帶來某種痛苦。例如:求助者可能需要轉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可能需要承認自己在欺騙自己,可能再裝假,可能需要面對一種痛苦的抉擇。

2.行為的失調是機能性的。例如以患病為代價換來丈夫的關心,擔心神經癥的癥狀一旦去除就必須面對學習上的競爭。例如飲酒過度只是為了掩蓋其工作上的失敗、婚姻中的不幸等。

3.求助者可能帶有某種反抗心理咨詢的動機。例如咨詢只是為了尋求肯定或聲討某人,或想證實自己與眾不同或咨詢師對自己也無能為力,或是并無發(fā)自內心的求治動機。2

應對阻抗要解除戒備心理咨詢師一方面要了解阻抗產生的原因和表現形式,以便在阻抗產生時能夠積極處理,不必把阻力問題看得過于嚴重,不要認為咨詢會談中處處有阻力,不可 “草木皆兵”;出現阻抗時,咨詢師不能認為求助者是有意識地給咨詢設置障礙。

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師對求助者要做到共情、關注與理解,盡可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咨詢氣氛,解除求助者的顧慮,使對方能夠開誠布公地談論自己的問題,這實際上已為咨詢會談減少了一定的阻力。

要正確診斷和分析求助者的阻抗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來自心理問題本身,有的與求助者人格特點有關,還可能源于對咨詢師的不同感情。故咨詢師要視不同的情況要做不同的處理。因此對具體情況的明確分析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以誠懇的幫助對方的態(tài)度對待阻抗一旦咨詢師確認咨詢中出現了阻力,咨詢師可以把這種信息反饋給求助者。但這種信息反饋一定要從幫助對方的角度出發(fā),并以誠懇的態(tài)度,以與對方共同探討問題的態(tài)度向對方提出這一問題。

應付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釋阻力,了解阻力產生的原因,以便最終超越這種阻力,使咨詢取得進展。這里的關鍵是要調動對方的積極性??朔枇Σ皇且患p而易舉的工作,需要進行反復多次的解釋和討論,直至求助者達到真正的領悟為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