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翡翠鳥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稱謂別稱

黑頂翠鳥、黑帽魚狗、藍(lán)翠毛、藍(lán)袍魚狗、秦椒嘴、山立、喜鵲翠、魚腥(陵水)

英文名Black-cappedKingfisher

別稱來源鳥綱翠鳥科各種類鳥的通稱。常棲息水邊樹枝或巖石上,伺魚蝦游近水面,突然啄取,有害漁業(yè)。與翡翠、魚狗等同科異屬,其別名又多交叉互混?!冻o》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東君》:“翾飛兮翠曾?!睗h·王逸注:“身體翾然若飛,似翠鳥之舉也?!睗h·蔡邕有《翠鳥詩》,唐·錢起有《銜魚翠鳥》詩。

【別名】

魚師 名見《禽經(jīng)》。

魚虎 混稱。宋·陸佃《埤雅》卷九“鷸”:“……(翡翠)其小者謂之翠碧,一名魚虎,一名魚師。性善捕魚,故曰魚師、魚虎也?!庇株懹巍秷@中雜詠》之二:“魚虎飛照水,意若愛翠裾。”明·原瀞有《魚虎子圖》詩。

魚狗 混稱。《松江府續(xù)志·羽之屬·翠鳥》:“(翠鳥)即魚狗,其翅可為婦女首飾?!?/p>

魚翠 名見《本草綱目》附圖、《本草綱目拾遺》。

翠奴 名見清·李元《蠕范》卷六。

翠禽 晉·郭璞《客傲》:“夫攀驪龍之髯,撫翠禽之毛,而不得絕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聞也。”

翠碧鳥 亦簡稱“翠碧”。唐·元稹《有鳥》詩之六:“有鳥有鳥群翠碧,毛羽短毛心并窄?!庇株扆斆捎小洞浔獭吩?,韓偓有《翠碧鳥》詩。

【附】 今亦名“釣魚郎”。1

基本特征世界共40種,中國有4種,即:赤翡翠、白胸翡翠、藍(lán)翡翠和白領(lǐng)翡翠。其中藍(lán)翡翠是中國最常見種類,分布最廣,從東北的南部,西至甘肅,南至云南南部、廣東、臺灣。這4種翡翠頭頂羽色不同,極易區(qū)分。藍(lán)翡翠頭頂黑色,頸有白圈,上體輝深藍(lán)色;頭頂綠羽的為白領(lǐng)翡翠;另兩種頭頂均為赤栗色,但赤翡翠全身棕紅色,腹面色較淡;而白胸翡翠背面藍(lán)綠色,胸為白色。

中等體型(25厘米)的絳紫色和棕色的翡翠鳥。上體為鮮亮的棕紫色,腰淺藍(lán)色;下體棕色。

虹膜-褐色;嘴-紅色/橙紅色;腳-紅色/橙紅色。

體大(30厘米)的藍(lán)色、白色及黑色翡翠鳥。以頭黑為特征。翼上覆羽黑色,上體其余為亮麗華貴的藍(lán)色/紫色。兩脅及臀沾棕色。飛行時白色翼斑顯見。

虹膜-深褐色;嘴-紅色;腳-紅色。

叫聲:快速而圓潤的雙音節(jié)或三音節(jié)叫聲,叫聲漸緩。2

分布及習(xí)性分布范圍廣泛分布于印度至日本、中國、東南亞至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

分布狀況H.c.coromanda為云南南部西雙版納的罕見留鳥,推測可能亦見于西藏東南部。H.c.major為罕見鳥,在吉林長白山有繁殖記錄,越冬于北緯33°以南的東部沿海。H.c.bangsi為臺灣及蘭嶼島的罕見留鳥。

地理分布繁殖于中國及朝鮮,南遷越冬遠(yuǎn)至印度尼西亞。分布狀況:繁殖及過夏于華東、華中及華南從遼寧至甘肅的大部地區(qū)以及東南部包括海南島。在臺灣為迷鳥。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清澈河流邊并不罕見。北方種群南遷越冬。

習(xí)性棲于沿海森林、沼澤森林及紅樹林或林中溪流水塘。

喜大河流兩岸、河口及紅樹林。棲于懸于河上的枝頭。較白胸翡翠更為河上鳥。

在中國,4~5月間繁殖;在印度,雨季結(jié)束后開始營巢。繁殖期常頻頻高鳴,叫聲洪亮如笛聲。每窩產(chǎn)卵4~7枚。卵近圓形,純白色,大小約29.4毫米×26.2毫米。2

青花瓷畫翡翠又叫翠鳥,長年生活在泥塘水池。長嘴,短尾,羽毛鮮麗。喙足皆赤,頭頂有石青色羽冠,背羽翠綠色,腹羽桔紅色。眼光銳利,動作靈敏,飛行迅速,善捕魚蝦。在青花瓷畫上,多與荷花、蘆葦相配。3

民俗粘翠鳥:

侗族捕鳥習(xí)俗。流行于懷化、“五溪”一帶。侗家習(xí)慣稻田養(yǎng)魚。三、四月間,田中水淺魚小,多被翠鳥啄食。民間常以多種植物根莖或皮,混合搗爛熬成漿狀涂在小樹枝上并搭成支架,將其插在魚田邊。翠鳥飛來往往先停在小樹枝架上伺機(jī)啄食。一經(jīng)落腳便被牢牢粘住無法脫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