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雞是一種中型游禽, 小黑水雞嘴長度適中,鼻孔狹長;頭具額甲,后緣圓鈍;嘴和額甲色彩鮮艷。翅圓形,體黑褐色,臀部和尾羽毛白色,桔紅色腿腳。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或第2枚和第3枚初級飛羽等長,第1枚約與第5枚或第6枚等長。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長,中趾不連爪約與跗跖等長。趾具狹窄的直緣膜或蹼1。
生活習性小黑水雞棲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濕地、水域附近的蘆葦叢、灌木叢、草叢、沼澤和稻田中。善于游泳和潛水,受驚時可潛入水底隱藏,用腳抓住植物經(jīng)久不出,呼吸時在水面露出鼻孔。不善飛翔,飛行緩慢,飛行時頭頸和腿均伸直,飛行不遠即落下潛入草叢中。非繁殖期有群聚現(xiàn)象。雜食性,食譜中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次之。有小螺螄、蚊子、小魚、小蛙、飛蝗和蟋蟀甲蟲和植物的莖、葉及草籽。如水稗、葎草、薄荷、藜、浮萍、水藻、狗尾草、馬唐以及稻和蘆葦?shù)取?/p>種群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區(qū)(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2)
單配制,有領(lǐng)域性,有時配對關(guān)系可維持數(shù)年。但也有1雌2雄建立家庭,或2雌、多雌與1雄合作建巢的記錄。兩性共同營巢,巢筑在草叢或蘆葦叢中,用細枝、蘆葦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爾也把巢建在灌叢中或樹上。
巢的大?。和鈴?4—30 cm,內(nèi)徑14—15 cm,巢高18—20 cm,巢深3—7 cm。每天產(chǎn)1枚卵,每窩可產(chǎn)5—8枚卵,若多于13—14枚可能有2只雌鳥產(chǎn)卵,如卵丟失可以補產(chǎn)。卵呈橢圓形,白色或乳白色,帶有紅褐色斑點。兩性輪流孵卵,但雌鳥孵卵時間長。雛鳥為早成鳥,全身被黑色絨羽,在巢內(nèi)停留1—2天,3日齡可游泳,8日齡可潛水。
雌雄共同喂養(yǎng)照顧雛鳥,有時前窩產(chǎn)的未成年鳥和同窩內(nèi)的其他成鳥也參與照顧雛鳥。21—25日齡可自行覓食,45—50日齡長出飛羽,72日齡可獨立生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