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培育用途 :工作犬
中 文 名:四川涼山犬
俗名別名:攆山狗
原 產(chǎn) 地 :中國四川涼山州
繁殖方式 :胎生
歷史起源該犬種起源于四川地區(qū)涼山州,是彝族人常用的獵犬。彝族人的狗基本不喂東西,狗自己找東西吃,所以狗的獵性較強,四川地區(qū)獵犬多用該犬,被人們稱作為攆山狗,屬于半野生狀態(tài)。但涼山犬多吃糞便,屬于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種。
品種特征與簡介外貌特征:
**頭 部:**耷耳朵,耳位較高,呈倒三角形。
**眼 部:**外形呈三角形,眼珠為棕色,眼眶深度適宜。
**鼻 子:**鼻頭為黑色且濕潤,鼻腔在臉型結(jié)構(gòu)中比例較大。
**嘴 形:**平直、飽滿,少有尖嘴。
**背毛 :**短毛,背毛硬,有光澤度。
**毛 色:**毛色是黑青色和黑黃色,花色比較罕有。但不管黃狗還是花狗多是黑頭,即頭的毛色是黑色,又叫火燒頭。狗的脖子、前腿、后腿、尾巴的毛色和身上的毛色不同叫披掛,涼山犬都有披掛(就象穿了個背心)。比如黑狗的披掛是紅色,叫紅青狗,披掛灰色叫鐵青,真正的涼山狗沒有純色的毛衣。
**舌 頭:**肉色。
**腿 部:**四肢修長,腳指甲有槽看起來象空心的,爪子緊湊,除了前腿,后腿沒有飛爪(狼趾)。
**尾 巴:**向上,呈馬刀狀。尾巴毛較身體毛長,看上去像掃把,所以又名掃把尾。一般狗的毛從尾的根部到尖端都是一色或兩色,但涼山狗的毛,從根到尖有三種色,根灰色,中間黃紅色,尖端黑色。
**體 形:**高度35CM-50CM左右,體重一般不過20KG,腰部纖細,有很明顯的腹線犬只本身十分靈活。
生理現(xiàn)象:每年發(fā)情兩次,早春和夏季發(fā)情居多,每胎小狗3-7只左右。
其 他:涼山犬抗病能力強,自身基本上沒有某些純種犬那樣的遺傳病,近年來被很多愛犬人士推崇為中國四大名獵1之一。涼山犬生性警覺、溫順、聽話,對陌生人有較強攻擊性,可看家和打獵,起騷好其嗅覺可以追蹤到3天左右獵物走過的痕跡,且涼山犬合群,所以大多適用于群獵。
生存環(huán)境:由于大涼山處于一種半原生狀態(tài),人們在那里生產(chǎn)和生活的條件極為艱苦,涼山狗在山里大多都是自由放養(yǎng)的,家里的喂養(yǎng)不能滿足它們對食物的需求,生存的壓力在它們身上體現(xiàn)的更為突出,使得它們必須自己外出攝食、狩獵。像這樣自獵的狗在狩獵過程中通常表現(xiàn)出勤快、吃苦、勇敢、耐力好、追蹤長的特點,以及狩獵的那種欲望和永不言棄的精神,這也正是狗在狩獵的時候所需要的一些好的表現(xiàn),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好狗。
**現(xiàn) 狀:**由于近年來大量國外品種進入國內(nèi),導(dǎo)致中國原有的一些品種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且現(xiàn)今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原生犬種的可貴,隨意交配或者引入其他品種導(dǎo)致原生品種種源日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