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加味六味地黃湯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加味六味地黃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一。具有補血托毒之功效。主治腸癰,小腹痛甚,淋瀝不已,精神衰少,飲食無味,面色萎黃,四肢無力,自汗盜汗,夜不得臥,因水衰而不能潤腸之故。

組成熟地二兩,山藥、山萸各八錢,丹皮六錢,澤瀉一錢,白茯苓三錢,人參、麥冬各一兩,黃芪五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用補血托毒。

主治腸癰,小腹痛甚,淋瀝不已,精神衰少,飲食無味,面色萎黃,四肢無力,自汗盜汗,夜不得臥,因水衰而不能潤腸之故。

附方名稱:加味六味地黃湯

組成:熟地黃20g,山茱萸15g,山藥15g,牡丹皮15g,茯苓10g,澤瀉10g,菟絲子20g,丹參20g,松針15g,蒲公英20g,甘草10g

用法:上藥加水400ml,浸泡30分鐘,文火慢煎45分鐘左右,取汁15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150ml,兩煎相合,分2次服。一般治療1個月為一療程,需要3~6個療程

出處:《疑難雜癥效驗秘方系列脫發(fā)效驗秘方》

功用:滋補肝腎

名稱:加味六味地黃湯

組成:山萸肉15克,熟地黃15克,黃精30克,黃芪30克,桑寄生15克,淫羊藿10克,杜仲15克,枸杞子20克,丹參25克,紅花5克,車前子(布包)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腎病綜合征

出處:《中醫(yī)腎病良方》

功用:補腎益氣,利水消腫

名稱:加味六味地黃湯

組成: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石斛、何首烏各適量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兩周為1療程

主治:中老年牙周病

出處:《口腔疾病效方300首》

功用:補腎健齒,養(yǎng)胃生津,補益精血

各家論述六味補腎水,加參、芪、麥冬補脾胃之土,土旺而肺自旺,肺與大腸相表里,又為腎之母,母子相需,表里相顧,故奏功如神也。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王鍵 - 博士生導(dǎo)師、教授 -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