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愛達荷州狹長地帶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愛達荷州狹長地帶(英文:IdahoPanhandle)是一個位于美國愛達荷州北部的一個狹長地帶。

愛達荷州狹長地帶(英文:IdahoPanhandle)是一個位于美國愛達荷州北部的一個狹長地帶。此狹長地帶涵蓋了愛達荷州其中10個最北的縣,其中包括本瓦縣、邦納縣、邦德里縣、清水縣、愛達荷縣、庫特內縣、拉塔縣、劉易斯縣、內茲珀斯縣以及肖肖尼縣。而居住于此的居民則稱這一帶為北愛達荷。自莫斯科以南的區(qū)域稱為愛達荷州狹長地帶南部,又稱愛達荷州北環(huán)。而莫斯科以北區(qū)域則為愛達荷州狹長地帶北部。此狹長地帶的西面為華盛頓州,東面為蒙大拿州,而北面則為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地理科達倫是愛達荷州狹長地帶的最大城市。但是,附近的斯波坎比科達倫更大,并且是地域機場斯波坎國際機場的所在地。狹長地帶的其他重要城市包括劉易斯頓、莫斯科(愛達荷大學所在地)、郵報瀑布、海登以及桑德波因特。而狹長地帶最小的城鎮(zhèn)則為圣瑪里埃什和邦納斯碼頭。科達倫以東為銀谷,而沿著90號州際公路則能到達甸山山口。
愛達荷州狹長地帶總面積為21,012.64平方英里(54,422.5平方千米),并占有愛達荷州總面積25.39。另外,狹長地帶的水域面積為323.95平方英里(839.0平方千米)。于2004年,狹長地帶的人口為295,160人,占愛達荷州總人口1,393,262人逾21%。而于2000年,狹長地帶的人口為278,866人,即愛達荷州總人口21.55%。
位于薩蒙河以北的愛達荷州狹長地帶屬于太平洋時區(qū),而剩下的地區(qū)則[屬于北美山區(qū)時區(qū)。雖然北愛達荷州與南愛達荷州皆位于相近的經線上,但是他們卻位于不同時區(qū)。其原因為首先,狹長地帶的商業(yè)和交通中心皆為位于鄰州的斯波坎。為了配合斯波坎的時間,故將這一帶的時間轉成太平洋時區(qū)。其次,狹長地帶與華盛頓州的疆界上有不少小鎮(zhèn)和城市。為了方便當?shù)鼐用?,故改變這里的時間。
狹長地帶和華盛頓州的疆界與狹長地帶和其他州的疆界的地理環(huán)境相差很大。狹長地帶和蒙大拿州的疆界是以一個很長的山脈作界線,而狹長地帶和俄勒岡州的疆界則是斯內克河。但是狹長地帶和華盛頓州的疆界是一個平原,并沒有任何天然地理作疆界。但狹長地帶與南愛達荷州卻是以一條由東至西綿延的山脈隔絕,使狹長地帶與華盛頓州的關聯(lián)比與本身的愛達荷州的關聯(lián)更大。因此,若以地理分界劃分州份,愛達荷州狹長地帶將會屬于華盛頓州,而非愛達荷州。直至95號美國公路于1965年建成前,車輛要由狹長地帶到南愛達荷州,須經過蜿蜒的道路。1

歷史于1853年,即愛達荷州狹長地帶成立之際,狹長地帶是屬于華盛頓地區(qū)。到了1853年,愛達荷地區(qū)成立,而狹長地帶亦被納入愛達荷地區(qū)。當時的愛達荷比現(xiàn)代的愛達荷大很多,當時的愛達荷覆蓋今愛達荷州、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的全部領土。而當蒙大拿地區(qū)于1864年獨立自愛達荷地區(qū)后,于蒙大拿和華盛頓之間便留下這么一段狹長地帶。1

旅游勝地人們一般不會將愛達荷與極光聯(lián)系在一起,但其實愛達荷的普萊斯特湖(Priest Lake)和國家森林區(qū)都是非常獨特的觀賞極光的好地方。國家森林區(qū)南距加拿大邊界約150千米。每到冬季,整片深黑色的天空為極光提供了很好的背景,極光在湖面上映射出光彩照人的倒影,鏡像的對稱讓人有種置身于整個天地的迷人感受。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張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