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病丸,中醫(yī)方劑名。出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煙霞圣效》。主治積聚。酒疸身黃,飲食減少。
組成葛根不拘多少。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用豬腰子一個,劈破,用藥三錢,燒熟服。
主治積聚。酒疸身黃,飲食減少。
附方名稱:茵陳散
組成:大田螺、茵陳、薤頭、山梔
用法:上藥研之如泥,百沸白酒一大盞,投之攪勻,濾去滓,頓服
主治:男子酒疸
出處:《袖珍方》卷六
功用:退黃,開豁心胸,促進飲食
名稱:金沙流濕丸
組成:木通、澤瀉、木香、白茯苓、大黃、滑石、海金沙、牽牛頭末、郁李仁
用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八十丸,生姜湯送下;如小便不通,燈草湯送下;如傷酒,生姜湯送下;酒疸食黃,夢卜湯送下;痢疾,高良姜湯送下;婦人血氣不調(diào),當歸湯送下;肢節(jié)疼痛,溫酒送下;心痛者,韭根湯送下;膈氣,枳實湯送卜;中風(fēng),槐角湯送下
主治:小便不通,傷酒、酒疸、痢疾,婦人血氣不調(diào),肢節(jié)疼痛,心痛,膈氣,中風(fēng)
出處:《雜類名方》
名稱:白玉散
組成:黑牽牛、甘遂
用法:上藥先將水半碗,入鍋煮一沸,五更時煎服
主治:酒疸,食黃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七
名稱:葛術(shù)湯
組成:葛根、白術(shù)、桂心、豆豉、杏仁、甘草、枳實
用法:水煎服
主治:酒疸及脾經(jīng)肉疸、癖疸、勞役疸及腎經(jīng)黑疸
出處:《醫(yī)學(xué)人門》卷七
名稱:酒煮茵陳湯
組成:茵陳
用法:上用好陳酒一鐘半,煎至八分,食遠溫服
主治:酒疸。遍身眼目發(fā)黃,如黃金色者
出處:《古今醫(yī)鑒》卷六引蔣云山方
名稱:藿枇飲
組成:藿香葉、枇杷葉、桑白皮、陳皮、干葛、白茯苓、雞距子
用法:水煎。下酒煮黃連丸
主治:酒疸
出處:《證治準繩·類方》卷五引戴氏方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陳家春 - 博士生導(dǎo)師、教授 -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