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毛毛菜,學(xué)名九五菜,分大小棵。種得疏的,長得大棵,自然要老一些,價格便宜一些。種得密的、長得瘦
弱的,產(chǎn)量低,故而貴一些,多做湯之用。江南一帶有句老話,叫做“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杭州人吃青菜,冬天多是蘇州青,其余三季多是毛毛菜。1
生長習(xí)性毛毛菜,要是由著它自己的脾氣長,一年里只有春天、秋天才是它喜歡、也最愛長的季節(jié)。冬天太冷,長不好;夏天里太熱,毛毛菜連出苗都是一個大難題。
因為杭州人實在太愛,所以市農(nóng)業(yè)局年年都會給菜籃子基地“下任務(wù)”,要求7月到9月的高溫天里,必須保證播種3000畝毛毛菜。2
夏天的毛毛菜,一般20多天就可以收獲一茬,這樣三個月時間里可以反復(fù)播種。
夏天毛毛菜很容易爛掉,根本受不了長途運輸,所以你在菜場里買到的毛毛菜,都是完完全全的本地菜。2
地理分布杭州近郊,筧橋、勾莊、良渚、半山、九堡、蕭山、富陽、下沙等地,都是毛毛菜的主產(chǎn)地。2
主要品類毛毛菜有兩個品種。一種很本土,就是北方大白菜還沒長大時的小白菜,這個品種很怕熱,吃起來的口感稍微粗糙一些,而且夏天很難存活。另一種是從日本進口的“洋”品種,抗熱性好一些,即使天再熱,也能長起來,口感不錯。但種子價格要貴很多。2
營養(yǎng)價值每100克毛毛菜的營養(yǎng)信息 碳水化合物(克)2.60脂肪(克)0.20 蛋白質(zhì)(克)2.70 纖維素(克)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