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海墁天花是一種清式建筑天花彩畫形式。所依托的構(gòu)造主要為邊框、抹頭及欞子等組成的木頂格,在木頂格表面糊麻布或白紙等材料,因其作畫材料為軟性材料,故又將其與軟性材料合稱為“軟天花”?!昂\旎ā钡牟十嫯嫹ㄖ饕袃煞N形式,一、不受天花支條約束,大面積畫有彩畫圖案,如北京故宮倦勤齋室內(nèi)天花的竹架藤蘿;二、仿照井口天花做法,在井口方格內(nèi)繪有井口天花彩畫,如故宮慈寧宮花園臨溪亭的牡丹團畫圖案。1
海墁天花是以木頂格為基,在木頂格的仰面裱糊大白紙或在紙上彩繪后,裱糊到木頂格上。這種天花表面平整,故稱為“海墁”。它可以梁為界,每個開間是一個平面,也可以三間、五間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大的天花平面。海墁天花的木基層稱之為“木頂格”,以進深分扇制作。每個房間的木頂格以扇計數(shù),每扇由邊框和欞條組成。有斗拱的建筑以斗口計算邊框、欞條的尺寸,沒有斗拱的建筑以柱徑為依據(jù)計算邊框、欞條的尺寸。2
構(gòu)造海墁天花沒有帽兒梁,它除天花梁、天花枋外,主要由貼梁形成邊框,在框內(nèi)用小支條組成小方格,稱為“木頂格”,在木頂格下面糊白紙或麻布而成。
其中木頂格的邊欞截面尺寸,按貼梁截面尺寸的0.8取定,其他欞條厚與邊欞相同,但寬度較小,可按邊欞寬則折半。
每個方格的空擋,一般按“一欞三空至一欞六空”設(shè)定,即一個空擋為欞條寬的3——6倍。
在木頂格上方連接木吊筋,吊掛在檁木上,吊筋截面尺寸與邊欞截面尺寸相同。木頂格下面糊白紙或麻布,并在其上做油漆彩畫。3
應用海墁天花原是施之于梁、柱、門、窗等木構(gòu)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來逐漸發(fā)展演化而為彩畫。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畫,有嚴格的等級區(qū)分,庶民房舍不準繪彩畫,就是在紫禁城內(nèi),不同性質(zhì)的建筑物繪制彩畫也有嚴格的區(qū)分。其中和璽彩畫屬最高的一級,內(nèi)容以龍為主題,施用于外朝、內(nèi)廷的主要殿堂,格調(diào)華貴。旋子彩畫是圖案化彩畫,畫面布局素雅靈活,富于變化。常用于次要宮殿及配殿、門廡等建筑上。再一種是蘇式彩畫,以山水、人物、草蟲、花卉為內(nèi)容,多用于園苑中的亭臺樓閣之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