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海水氯度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1.簡介

海水氯度定義為:1kg海水中,將溴、碘以氯置換后其所含氯的總質(zhì)量(g)。2

Knudsen方法規(guī)定了測定海水氯度的標準方法,即使用摩爾(Mohr)的銀量法。該法使用專門的氯度滴定管及海水移液管。測定氯度的硝酸銀滴定液用專門制作的標準海水標定,標準海水的氯度當時使用KCl為標準測定,當時氯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5.453,鉀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9.136。測定結(jié)果用Knudsen海洋水文表查算。

在用硝酸銀溶液滴定海水時,實際上海水的氟、氯、溴、碘鹵素離子全部變?yōu)辂u化銀沉淀,為了實際使用方便,簡單地將鹵素離子產(chǎn)生的鹵化銀沉淀全部看作氯化銀沉淀,以此確定海水氯度。

氯度比值所謂氯度比值,即是離子的絕對濃度與氯度之比:3

氯度比值= 離子絕對濃度/Cl‰

海水中的主要化學(xué)成分,雖然它們的絕對含量各海區(qū)有所不同,但它們的氯度比值基本上是一致的。氯度比值主要是根據(jù)海水組成恒定性的特性,而表示出各離子與氯度間的比例關(guān)系。這也是海水化學(xué)組成特性之一。

根據(jù)海水組成恒定性,我們可以認為氯度比值幾乎是保持恒定的。由此,我們只要知道了氯度,就可以算出其主要成分的含量。

測定方法原理在中性或弱堿性條件下用AgNO3滴定海水水樣,以熒光黃鈉鹽-淀粉吸附指示劑指示滴定終點,到達終點時溶液由黃綠色轉(zhuǎn)變?yōu)闇\玫瑰紅色。用相同的方法滴定氯度標準液(NaCl或標準海水),從而計算海水的氯度。4

主要儀器及試劑儀器:

250 mL三角錐瓶和棕色酸式滴定管等;

試劑:

(1)AgNO3標準溶液:溶解49.2g的AgNO3固體于1 L純水中,置于棕色磨口試劑瓶中保存。

(2)熒光黃-淀粉指示劑:先將0.1 g熒光黃溶于10 mL NaOH溶液(4.0g·L-1)中,以稀HNO3中和至中性,并稀釋至100mL;然后量取12.5mL熒光黃鈉鹽溶液并將其與250mL淀粉溶液(10%)混合,并加入0.25g苯甲酸作防腐劑,此溶液可穩(wěn)定1個月,如出現(xiàn)絮狀物應(yīng)重新配制。

(3)氯度標準溶液:溶解32.731g的NaCl固體(AR,預(yù)先在500~600℃的馬弗爐燒1h),用20℃的純水配制并于20℃條件下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相當于氯度值為19.375的標準海水。

操作步驟①AgNO3標準溶液的標定:

用10 mL移液管準確移取氯度標準溶液(其氯度值為Cl0)10.00mL于250mL三角錐瓶中,加入熒光黃-淀粉指示劑1.5mL,邊搖動邊用AgNO3標準溶液滴定,當溶液剛由黃綠色變?yōu)榉€(wěn)定的玫瑰紅時,即為滴定終點。記下消耗AgNO3標準溶液的體積為V1。

②水樣測定:

準確移取水樣10.00mL于三角錐瓶中,按步驟1操作,其消耗AgNO3標準溶液的體積記為V2。

計算按下式計算海水氯度值:

{Cl}×10-3={V2}ml×{Cl0}×10-3÷{V1}ml +k={Vs}ml + k

式中:Cl0——氯度標準溶液的氯度值;

k——計算氯度的校正值;

V1——滴定氯度標準液消耗AgNO3標準溶液的體積;

V2——滴定水樣消耗AgNO3標準溶液的體積;

Vs——標準化體積。從量綱分析,實際是“修正前的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