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地涌金蓮屬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具根狀莖、叢生草本,多次結實;假莖矮小,高不及0.6米,基部不膨大;真莖在開花前短小。葉大型,長橢圓形,葉柄下部增大成一抱莖的葉鞘。

花序直立,直接生于假莖上,密集如球穗狀;苞片淡黃色或黃色,干膜質,宿存,每一苞片內有花2列,下部苞片內的花為兩性花或雌花,上部苞片內的花為雄花;合生花被片先端具5 (3+2)齒,離生花被片先端微凹,凹陷處有短尖頭;雄蕊5枚;子房3室,胚珠多數。

漿果三棱狀卵形,被極密硬毛。種子較大,扁球形,光滑,腹面有大而明顯的種臍。1

分布情況1種,產云南中部至西部。1

生長習性喜溫暖環(huán)境,不耐寒,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露地稍加保護仍能越冬。喜陽光充足,要求夏季濕潤、冬春稍干燥的氣候。土壤要求排水好、肥活而疏松,對植株生長最好。

下級分類地涌金蓮 Musella lasiocarpa1

代表植物地涌金蓮Musella lasiocarpa

植株叢生,具水平向根狀莖。假莖矮小,高不及60厘米,基徑約15厘米,基部有宿存的葉鞘。葉片長橢圓形,長達0.5米,寬約20厘米,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兩側對稱,有白粉。花序直立,直接生于假莖上,密集如球穗狀,長20-25厘米,苞片干膜質,黃色或淡黃色,有花2列,每列4-5花;合生花被片卵狀長圓形,先端具5 (3+2) 齒裂,離生花被片先端微凹,凹陷處具短尖頭。漿果三棱狀卵形,長約3厘米,直徑約2.5厘米,外面密被硬毛,果內具多數種子;種子大,扁球形,寬6-7毫米,黑褐色或褐色,光滑,腹面有大而白色的種臍。2

主要價值地涌金蓮屬只有1種地涌金蓮,是園林上常用的觀賞植物,其株形端莊、高雅,綠葉扶疏、優(yōu)美,具有濃郁的南國情調;其花期特長,花形奇特,花色金黃,綠化和觀賞效果極佳,為重要珍稀種類;可以單獨成片栽植,也可以在花壇中心,或配植于山石、角隅,也有做盆栽觀賞的。除園林上運用外,根據地涌金蓮的特征特性,還有極其廣泛的用途,由于其花期長,花粉量大,黃色花鮮艷奪目,容易招引蜜蜂,是最好的蜜源植物之一;民間還常作藥材利用,其花入藥,有收斂、止血等作用,假莖汁液用作解除酒醉、解除草烏中毒等解藥;地涌金蓮的假莖在開花以前四季生長,肥壯鮮嫩,且富含淀粉和多種維生素,所含淀粉特別易于消化,可做蔬菜食用,兼有減肥、保健等功用,是待開發(fā)的野特菜種類,目前主要作豬飼料使用;地涌金蓮生長快,生物產量高,適應性強,不可用作退耕還林、還草植物,有利于快速恢復植被,涵養(yǎng)水分,保護水土流失,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