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旅人蕉屬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形態(tài)特征

喬木狀。葉2列于莖頂,呈折扇狀;葉柄長,具鞘。花序腋生,較葉柄為短,由10-12個呈二行排列于花序軸上的佛焰苞所組成,佛焰苞大型,舟狀,內(nèi)有花數(shù)至10余朵,花兩性,白色,在佛焰苞內(nèi)排成蝎尾狀聚傘花序;萼片3,相等,分離;花瓣3,側(cè)生的2枚與萼片相似,中央的1枚稍較短且狹;雄蕊6枚,花藥線形,遠較花絲為長;子房3室,胚珠多中軸胎座;花柱于頂部增粗。蒴果木質(zhì),熟時室背開裂為3 瓣;種子多數(shù),具藍色或紅色、流蘇狀假種皮。1

代表物種旅人蕉

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樹干象棕櫚,高5-6米(原產(chǎn)地高可達30米)。葉2行排列于莖頂,象一把大折扇,葉片長圓形,似蕉葉,長達2米,寬達65厘米?;ㄐ蛞干?,花序軸每邊有佛焰苞5-6枚,佛焰苞長25-35厘米,寬5-8厘米,內(nèi)有花5-12朵,排成蝎尾狀聚傘花序;萼片披針形,長約20厘米,寬12毫米,革質(zhì);花瓣與萼片相似,惟中央1枚稍較狹小;雄蕊線形,長15-16厘米,花藥長為花絲的2倍;子房扁壓,長4-5厘米,花柱約與花被等長,柱頭紡錘狀。蒴果開裂為3瓣;種子腎形,長10-12厘米,寬7-8毫米;被碧藍色、撕裂狀假種皮。

原產(chǎn)非洲馬達加斯加,我國廣東、臺灣有少量栽培,為園庭綠化樹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