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芒毛苣苔屬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形態(tài)特征

附生小灌木。葉對生,或3-4枚輪生,肉質,革質或紙質,全緣,脈不明顯。

花1-2朵腋生,或組成聚傘花序;苞片小或大,卵形,通常脫落?;ㄝ噻姞罨蛲矤?,5裂達基部,或5深裂至5淺裂?;ü诩t色、橙色,稀呈綠色、黃色或白色,筒近筒狀,比檐部長,上部常彎曲,有時內面基部之上有一毛環(huán),檐部直立或開展,不明顯二唇形或明顯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與上唇近等長或較長,3裂,裂片近等大或不等大。能育雄蕊4,二強,著生于花冠筒中部左右或更高處,伸出花冠之上或與花冠筒等長,花藥長圓形,通常成對在頂端連著,稀4枚花藥一起在頂端連著,2藥室平行,頂端不匯合;退化雄蕊1,位于后方中央,小,或不存在。花盤環(huán)狀。雌蕊具柄,子房線形或長圓形,1室,2側膜胎座內伸近子房室中央,花柱長或短,柱頭扁球形。

蒴果線形,室背縱裂成2瓣。種子多數(shù),小,長圓形或紡錘形,具皺,在近種臍一端有1,2或多根毛狀附屬物,另一端有1根毛狀附屬物,少有在每端各有1條扁平的狹線形附屬物。1

分布情況約140種,自尼泊爾、印度東部向東至中國臺灣,向東南至伊里安島。中國有34種,分布于西藏南部和東南部、云南、四川南部、貴州南部、廣西、廣東和臺灣。1

下級分類藥用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poilanei Pellegr.
大花芒毛苣苔組Sect. Diplotrichum Benth.
顯苞芒毛苣苔組Sect. Haplotrichum Benth.
黃楊葉芒毛苣苔組Sect. Microtrichium Clarke
長莖芒毛苣苔組Sect. Polytrichum Benth.
小齒芒毛苣苔組Sect. Xanthanthos W. T. Wang1

代表植物藥用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poilaneiPellegr.

附生小灌木。莖圓柱形,粗約3.5毫米,無毛,分枝。葉對生或輪生,無毛,具短或稍長柄;葉片革質,狹長圓形,長7-10厘米,寬1.6-3厘米,兩端漸狹,邊緣有淺波狀小鈍齒,側脈不明顯;葉柄長3-6毫米?;▎紊~腋;花梗長約1厘米,近無毛?;ㄝ?裂達基部,裂片寬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2毫米?;ü陂L1.8-2厘米,外面被疏柔毛,內面只在基部之上有一毛環(huán)帶,筒直徑約5毫米,上2裂片近三角形,下3裂片近方形,長及寬均為2毫米。雄蕊伸出,花絲著生于花冠中部,疏被短腺毛?;ūP高1.2毫米。雌蕊長約8毫米,子房披針形,長3毫米,有短柄,無毛,花柱疏被短腺毛,柱頭頭狀。蒴果線形,長達27厘米,寬3.5毫米,無毛。種子褐色,近圓柱狀,長約2毫米,密被小瘤狀突起,一端有1根毛,毛長約2厘米,另一端有約50根毛,毛長約1.3厘米。

產(chǎn)云南金平。生于林中樹干上,海拔970-1000米。在越南也有分布。2

主要價值該屬植物的花美麗,可供觀賞;少數(shù)種供藥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