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瓤西瓜,俗稱“黑繃筋”,以沿海、平原種植為多,黃瓢西瓜是瓜中良品,呈橢圓形,果皮黃中帶綠,有明顯的深綠色網(wǎng)紋,果肉金黃色,沙脆香甜,瓜香濃郁,風味獨特,成熟單果1.5千克左右,適應(yīng)種植粗砂、排水優(yōu)良的半沙土壤地,6-8月份成熟。
遠在明代建縣前,福建省詔安縣境內(nèi)就盛產(chǎn)西瓜,傳統(tǒng)產(chǎn)地主要在梅嶺寮雅村和橋東西山村一帶。1956年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時,寮雅黃瓢西瓜曾作為佳果選送供應(yīng)大會。
該品種對地質(zhì)要求較高,不易大面積推廣。
原理事實上,黃瓤并不是激素導(dǎo)致的。當然,也不是利用了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無論是野生西瓜,還是栽培出來的西瓜,瓜瓤顏色從白色、淡黃、亮黃、粉紅、橘紅到大紅色,應(yīng)有盡有,既然如此,自是不必費勁研究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去改變顏色。
那么,決定瓜瓤顏色的是什么呢?是強大的基因唄!還不是由單一的基因決定的,而是由多個基因控制,至少三個基因控制著瓜瓤顏色,每個基因位點有2或3個等位基因,正是它們讓西瓜如此多彩。
基因控制著類胡蘿卜素種類和數(shù)量,而正是這些的差異讓我們見識到了白瓤、黃瓤和紅瓤等等。對瓜瓤進行色素分析表明,紅色瓤西瓜主含番茄紅素,而且茄紅素含量多少會對形成淡紅、大紅等不同色澤起決定性作用;橙色瓤主要含ζ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等各種胡蘿卜素;白色瓤主要含黃素酮類,這些和各種糖類結(jié)合而成,以糖苷形式存在于細胞液中。
然而無論是黃瓤,還是紅瓤適當食用對人體都是有益無害的,紅瓤中的番茄紅素、黃瓤中的葉黃素都具有抗癌、防老化等效能,是不錯的抗氧化劑食物。而之所以黃瓤西瓜沒有紅瓤那么普遍,是因為黃瓤瓜較挑剔,它對地質(zhì)要求比較高,不便于大面積推廣種植。
形態(tài)特征西瓜果實為瓢果,由子房受精發(fā)育而成。整個果實則由果皮、果肉、種子三部分組成。其中,果皮由于房壁發(fā)育而成,果肉由胎座發(fā)育而來,種子則由受精后的胚珠發(fā)育而成。不同品種的西瓜,其形狀,大小、皮色、花紋、瓤肉顏色表現(xiàn)多種多樣。這些特征常用作辨別品種的主要依據(jù)。
瓜果辨識第一,果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子房的大小和開花后20天左右果實的發(fā)育。在雌花剛開放的4~5天,是果實能否坐住的關(guān)鍵時期;在其后的15~20天,是果實體積增大的主要時期,增長量為整個瓜重的90%左右;果實成熟前10天,體積增加緩慢,主要是果實內(nèi)部成分的變化。因此,開花前后應(yīng)及時整枝打杈,加強肥水,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瓜率。
第二,西瓜果形不一,有圓球形,高圓形、短橢圓形和長橢圓形等。通常生長初期以縱向生長為主,中后期則橫向生長占優(yōu)。果實發(fā)育初期若遇低溫、干燥、光照不足、營養(yǎng)生長過旺時,常產(chǎn)生畸形果。
第三,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種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除品種不同外,還和留瓜節(jié)位有關(guān),留瓜節(jié)位低的果實小、扁于、皮厚、空心、纖維多。這與果實發(fā)育初期葉片數(shù)少,養(yǎng)分積累不足及低溫引起植株長勢較弱有關(guān)。對此,生產(chǎn)上多摘除第1個瓜,選留第2~3個瓜。其中尤以第3個瓜較好,瓜大皮薄。但考慮到早熟性及保險性,仍以留第2個瓜為宜。
第四,瓜瓤色澤關(guān)系到品質(zhì)及各地消費習慣的差異。其色澤不同與瓜內(nèi)所含色素不同有關(guān)。紅瓤含茄紅素和胡蘿卜素,且主要由茄紅素含量多少決定,由此形成淡紅、大紅等不同色澤;黃瓤則含各種胡蘿卜素;白瓤含黃素酮類,與各種糖結(jié)合成糖苷形式而存在于細胞液中。
關(guān)于口感黃瓤西瓜從中間切開如圖。然后邊緣就如同吃水果罐頭的口感,比紅瓤西瓜皮薄,中間方位和紅瓤西瓜差不多,另外黃瓤西瓜汁液較少,味道甜美。
黃瓤西瓜的功效與營養(yǎng)黃瓤西瓜的功效1)降熱解暑、降血壓
黃瓤西瓜具有清熱解暑、瀉火除煩、降血壓等作用,對貧血、咽喉干燥、唇裂,以及對膀胱炎、肝腹水、腎炎患者均有一定療效。
(2)天然水潤防曬霜
夏季的陽光分外強烈,日光直射導(dǎo)致紫外線較強,黃瓤西瓜的含水量在水果中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特別適合夏季補充人體水分的損失。
(3)大便通暢
吃黃瓤西瓜后尿量會明顯增加,這可以減少膽色素的含量,對治療黃疸有一定作用。
黃瓤西瓜的營養(yǎng)黃西瓜西瓜不含脂肪,含水分(占94%)、糖類、蛋白質(zhì)、游離氨基酸、枸札堿、蘋果酸、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等成分。
黃瓤西瓜和紅瓤西瓜比較1、黃瓤西瓜含糖量高
黃瓤西瓜是西瓜家族的一種新品咎,是從臺灣地區(qū)引入的,這種西瓜的個頭比較小,多在三千克左右,而且含糖量特別高,生長期也比較短,果肉口感細嫩,入口即化,能快速為人體補充能量,減少疲勞無力等不良癥狀的出現(xiàn)。
2、紅瓤西瓜與黃瓤西瓜都可以抗癌
紅瓤西瓜與黃瓤西瓜中的營養(yǎng)成分雖然不同,但是它們卻都有抗癌的作用,因為紅瓤西瓜中的茄紅素和黃瓤西瓜中的葉黃素,就都是天然的抗癌成分,它們也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質(zhì),人體吸收以后不但能提高身體免疫力,也能起到延緩衰老的重要功效。
3、紅瓤西瓜比黃瓤西瓜的口感好
黃瓤西瓜雖然看到去比較有吸引力,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但是這種西瓜的口感并不如紅瓤西瓜出色,而且黃瓤西瓜的水分含量比較小,夏天食用時,對身體脫水的預(yù)防不如紅瓤西瓜出色,說了這么多,大家應(yīng)該明白紅瓤西瓜和黃瓤西瓜各有千秋,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具體選擇。
黃瓢西瓜是不是打了激素黃瓤西瓜,我們見得比較少,可能你會覺得這是不是打了激素,然后就長成這樣了?其實西瓜的內(nèi)瓤本來就不只有紅色哦,也有黃色的,別誤會。黃瓤西瓜沒有打激素,但很多西瓜可能都有打過激素,下面一起了解如何分辨出西瓜有沒有打激素。
識別技能1
打了激素的西瓜易出現(xiàn)歪瓜畸果,如兩頭不對稱、中間凹陷、頭尾膨大等,表面有色斑或色差大。
識別技能2
西瓜瓜皮上的黃綠條紋不均勻,切開后瓜瓤特別鮮艷,但瓜子卻是白色的,吃起來沒有甜味。
識別技能3
食用西瓜時,若發(fā)現(xiàn)口感不好,尤其是舌頭有麻感時,應(yīng)立即停止食用。
黃瓤西瓜是轉(zhuǎn)基因的嗎黃瓤西瓜不是打激素才長成這樣,那么它是轉(zhuǎn)基因的嗎?黃瓤西瓜不是轉(zhuǎn)基因的,只是果肉含有的色素確定了內(nèi)瓤的顏色,下面一起探究一下為什么黃瓤西瓜長成這樣!
內(nèi)瓤顏色不同鬧哪樣?
西瓜內(nèi)瓤顏色不同和它們含有的色素有很大關(guān)系,黃瓤西瓜中主要含胡蘿卜素,紅瓤西瓜中主要含茄紅素和胡蘿卜素,而茄紅素含量多少確定了果肉的顏色,所以黃瓤西瓜果肉最后變成黃色,紅瓤西瓜果肉呈紅色。
黃瓤西瓜比較少見又是怎么回事?
黃瓤西瓜之所以沒有紅瓤西瓜那么普遍,是因為該品種對地質(zhì)要求高,所以想要大面積推廣種植黃瓤西有些難度。
如果你想吃到更清甜的西瓜,黃瓤西瓜是不錯的選擇,就是只汁液少了點。如果你不能接受這種黃燦燦的顏色,你還有紅瓤西瓜可以選擇喲1。
黃瓤西瓜的營養(yǎng)價值西瓜口感清爽,聞起來有一種極其清新的氣息,難怪夏日大家都那么愛吃西瓜。其實夏天吃點西瓜也是不錯的,能防脫水,運動后來杯西瓜汁還能避免肌肉酸痛。上面提到黃瓤西瓜味道更清甜,而且營養(yǎng)和紅瓤西瓜差不多,你會試試嗎?下面一起Get吃吃黃瓤西瓜有N個好處!
番茄紅素抗氧化!西瓜中含有的番茄紅素比生番茄還要高,一杯西瓜汁含有6毫克番茄紅素,而一個新鮮番茄僅有4毫克番茄紅素,為了美我們也要多吃西瓜!番茄紅素不僅能抗氧化,而且能抵抗心臟病和多種癌癥!想要獲得更多的氧化劑,建議在室溫下吃黃瓤西瓜。
緩解肌肉酸痛!運動之前喝點西瓜汁,肌肉沒那么酸痛哦,而且一天內(nèi)心率也比較低。西瓜中含有一種瓜氨酸的天然物質(zhì),能提高動脈功能和降低血壓,能軟化血管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