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海草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海草是指生長于溫帶、熱帶近海水下的被子植物, 是一類生活在溫帶海域沿岸淺水中的單子葉草本植物。1為大葉藻科植物大葉藻Zostera marina L.的全草。性味咸,寒。功效軟堅化痰,利水泄熱。用于癭瘤結核,疝瘕,水腫,腳氣。含藻膠酸、多糖等化學成分。2

形態(tài)特征它在演化上被認為是再次下海植物,具有發(fā)達匍匐根狀莖,葉柔軟,帶狀或線狀,內(nèi)有氣腔,花基生,雌、雄蕊高出花冠,花粉是念珠形且粘結成鏈狀等一些適應海水中生活的特殊形態(tài)構造。海草是生活在熱帶和溫帶的海岸附近的淺海中,被認為是在演化過程中再次下海的植物。
大葉藻的葉子細長呈帶狀,長30厘米~150厘米,寬0.7厘米~1.6厘米,呈鮮艷綠色,春夏兩季生長繁茂,花為淡黃色。
蝦形藻的分枝較密,匍匐的莖和根固著在巖石上,葉細長鮮綠色,一般長30厘米~140厘米,寬0.2厘米~0.4厘米,每年的三四月份長出花枝,花被花苞包著。2

分布范圍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海域沿岸的淺海,往往沿著潮下帶形成海上草場,具有重要生態(tài)作用,特別是熱帶海洋尤為突出。

正海草是南中國海重要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全球五十多種海草中,南中國海就分布了二十多種。海草在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改善了水的透明度,控制淺水水質(zhì);許多動物的直接食物來源;為許多動物種類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

主要品類全世界海草約有50種, 隸屬于沼生目 (Helobiae) 的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和水鱉科 (Hydrocharitaceae) , 共12個屬。我國分布有8屬, 包括大葉藻屬 (Zostera) 、蝦形藻屬 (Phyllospadix) 、二藥藻屬 (Halodule) 、海神草屬 (Cymodocea) 、針葉藻屬 (Syringodium) 、海菖蒲屬 (Enhalus) 、海黽草屬 (Thalassia) 、喜鹽草屬 (Halophila)。1

生長環(huán)境生活在熱帶和溫帶的海岸附近的淺海中,被認為是在演化過程中再次下海的植物。常在潮下帶海水中形成草場。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廣,已知有12屬49種,其中7屬產(chǎn)于熱帶,2屬見于溫帶;3/4的種類產(chǎn)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國沿海已知8屬,其中海菖蒲、海黽草、喜鹽草、海神草、二藥藻和針葉藻等6屬是暖水性的,產(chǎn)于廣東、海南和廣西3省區(qū)沿海;蝦形藻屬和大葉藻屬是溫水性的,主要產(chǎn)于遼寧、河北、山東等省沿海,其中的日本大葉藻的產(chǎn)地,延伸至福建省和臺灣省沿海,甚至粵東、廣西和香港沿海。海草場的腐殖質(zhì)多,浮游生物甚豐,為幼小的魚蝦等海洋動物的繁生場所,也利于某些海鳥的棲息。大葉藻和蝦形藻等干草,是良好的隔音材料和保溫材料。 陸地上的植物有樹木花草,它們構成大片森林、草原或花園綠地。海洋里的植物都稱為海草,有的海草很小,要用顯微鏡放大幾十倍、幾百倍才能看見。它們由單細胞或一串細胞所構成,長著不同顏色的枝葉,靠著枝葉在水中漂浮。單細胞海草的生長和繁殖速度很快,一天能增加許多倍。雖然,它們不斷地被各種魚蝦吞食,但數(shù)量仍然很龐大。
海草根系發(fā)達,有利于抵御風浪對近岸底質(zhì)的侵蝕,對海洋底棲生物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通過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溶于水體,對溶解氧起到補充作用,改善漁業(yè)環(huán)境。海草常在沿海潮下帶形成廣大的海草場,海草場是高生產(chǎn)力區(qū)。這里的腐殖質(zhì)特別多,是幼蝦、稚魚良好的生長場所,同時也有利于海鳥的棲息。它能為魚、蝦、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和隱蔽保護場所,海草床中生活著豐富的浮游生物,個別種類海草還是瀕危保護動物儒艮的食物。海草場保護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視。
海草是海洋動物的食物。有些海洋動物是食草的,另外一些是靠吃食草動物來維持生命的,所以,海洋中的動物都是靠海草來養(yǎng)活的。
海草像陸上的植物一樣,沒有陽光就不能生存。海洋綠色植物在它的生命過程中,從海水中吸收養(yǎng)料,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質(zhì)(糖、淀粉等),以滿足海洋植物生活的需要。光合作用必須有陽光。陽光只能透入海水表層,這使得海草僅能生活在淺海中或大洋的表層,大的海草只能生活在海邊及水深幾十米以內(nèi)的海底。2

主要價值由于海草場水沃浪輕,浮游生物多,適宜小蝦、小魚生長、繁殖。大葉藻、蝦形藻是建筑業(yè)用作保溫、隔音的好材料。

海草根系發(fā)達,有利于抵御風浪對近岸底質(zhì)的侵蝕,對海洋底棲生物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通過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溶于水體,對溶解氧起到補充作用,改善漁業(yè)環(huán)境。海草場保護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視。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玉峰 - 副教授 - 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