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巴根草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巴根草,又名鐵線草或蟋蟀草,即禾本科植物牛筋草。巴根草特別耐澇耐旱。又特別耐熱耐寒。巴根草根草的葉和莖會變成金黃色。葉子枯萎,化為柔軟保曖的植物纖維,保護著草莖和草根。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fā)達。稈叢生,基部傾斜,高10-90厘米。葉鞘兩側壓扁而具脊,松弛,無毛或疏生疣毛;葉舌長約1毫米;葉片平展,線形,長10-15厘米,寬3-5毫米,無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于稈頂,很少單生,長3-10厘米,寬3-5毫米;小穗長4-7毫米,寬2-3毫米,含3-6小花;穎披針形,具脊,脊粗糙;第一穎長1.5-2毫米;第二穎長2-3毫米;第一外稃長3-4毫米,卵形,膜質,具脊,脊上有狹翼,內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狹翼。囊果卵形,長約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被2,折疊,具5脈。染色體2n=18 (Авдулов, 1931等;Moffett, Hurcomoe,1949)。花果期6-10月。

識別①稈匍匐地面,長達1米。

②葉鞘具膏,鞘口通常具柔毛;葉片線形,下部者因節(jié)間縮短似為對生。

③穗狀花序,3~6枚呈指狀簇生于莖頂,小穗灰綠色或帶紫色,花藥黃色或紫色1。

藥材性狀本品根莖細長呈竹鞭狀。匍匐莖部分,長可達1米,直立莖部分長10~30厘米。葉線形,長1~6厘米.寬1~3厘米;葉鞘具脊,鞘口通常具柔毛。氣微,味微苦2。

生長環(huán)境巴根草特別耐澇耐旱。當氣候干旱時,巴根草的葉子更小更少了,莖上的節(jié)更多更多更密了,當其他草本植物因干旱而枯萎時,巴根草卻依然在旺盛地繁殖。當發(fā)生水澇時,巴根草的葉子更多更大了,莖上的節(jié)卻更長更稀了,眼看著其他草因水澇而枯萎,巴根草卻依然在旺盛地繁殖。

巴根草又特別耐熱耐寒。烈日炎炎的盛夏,巴根草長得綠蔭蔥蔥,看到她便會產生一絲涼意。到了數九寒冬時節(jié),巴根草的葉和莖會變成金黃色。葉子枯萎,化為柔軟保曖的植物纖維,保護著草莖和草根。

分布范圍廣泛分布于我國黃河以南地區(qū),云南各地均有。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道旁、荒野、田野間或撂荒地、河岸沙灘、荒坡草地。常為果樹林園及早作地中難除雜草3。

化學成分全草含粗蛋白質、粗纖維、木質素、灰分、鈣、磷、鎂。尚分離出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苷、棕櫚酸2。

主要價值本種根系極發(fā)達,稈葉強韌,全株可作飼料,又為優(yōu)良保土植物。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張巖 - 副研究員 - 北京大學分子醫(y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