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地圖色標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基本概念

彩色能使地圖要素清晰、層次分明,增加易讀性,強化信息傳輸功能,并給人以一種美的感受。因此,多色地圖在各類地圖,尤其在專題地圖中占很大的比例,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在地圖設計和制印過程中,要素的用色是地圖作者和制印工藝設計者必須考慮的間題之一。地圖色標,則是地圖作者和制印工程師選擇顏色的參考,也是制印過程調色和檢驗制印效果的依據(jù)。另一方面,地圖色標還有利于用戶選擇顏色和了解未來地圖的顏色效果,便于與設計人員進行思想交流。對于大型的或重要的地圖作品,色標的設計與制作對改進工藝方案、提高地圖作品的科學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因而色標的設計往往成為地圖總體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

構成色標的基本要素基本色品紅、青、黃三色為油墨的三原色。由兩種原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叫做間色;由兩種間色再次混合而成的顏色叫復色。
所謂基本色,是構成色標基礎的屬于“實地”級的若干種顏色?;旧ㄈ蜕贁?shù)由設計者選擇的間色復色。這些非原色的基本色是在印刷前通過油墨調配獲得的。由于地圖印刷中顏色和濃淡是通過不同比例的網(wǎng)線(網(wǎng)點)來控制的,在色標中使用一些非原色的基本色,目的在于使色彩更加豐富。基本色數(shù)用m表示。因為色標的基本色至少要包括三原色,所以必寧有m≥3。

網(wǎng)線(網(wǎng)點)在地圖制印中使用的網(wǎng)線(網(wǎng)點)膠片有不同的密度,有每英寸60線、70線、85線、100線、120線、200線等,一些國外地圖還有每英寸300線的。同一規(guī)格(以每英寸包含的線數(shù)標志)的網(wǎng)線,又有不同的比例,如10%,15%,20%,30%,50%,70%,100%等。100%的網(wǎng)線就是通常所說的“實地”。網(wǎng)線的比例有幾種,用n表示。例如,若某種規(guī)格的網(wǎng)線有15%,30%,50%,70%,100%五種,就取n=5。

印色次數(shù)色標中數(shù)以百計的顏色,都是由基本色派生出來的。用以獲得各種顏色的“印次”定義如下:

一次印色

一次印色m種基本色用n種比例的網(wǎng)線經(jīng)一次印刷而成的顏色,稱為一次印色,或零次疊印色。例如,品紅15%,青15%,黃30%等都屬于一次印色。

二次印色

二次印色由兩種不同的顏色一次印色疊印而成的顏色稱為二次印色,或稱一次疊印色。例如,品紅15%+黃15%;品紅30%+青30%等,都屬于二次印色。

三次印色

三次印色由三種不同的顏色一次印色疊印而成的顏色稱為三次印色,或稱二次疊印色。例如,品紅15%+青15%+黃30%;品紅30%+青30%+黃50%等,都屬于三次印色。

四次印色

四次印色由四種不同的顏色一次印色疊印而成的顏色稱為四次印色,或稱三次疊印色。例如,品紅15%十黃30%+青30%+棕15%;品紅30%+青30%+黃50%+黑10%等,都屬于四次印色。

色標的類型在膠印中使用的色標大致可分為兩類:彩色色標和四色油墨色標。

彩色色標彩色色標的特點是基本色都是品紅、青、黃、綠等彩色。即使本色中含有黑色,也不作疊印用。許多專題地圖的專用色標或為某一工廠使用的色標,大多屬這類型。這類色標依數(shù)值的不同和設計總色數(shù)的差異而使用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或四次印色。

四色油墨色譜四色(品紅、黃、青、黑)印刷具有印次少、成本低、成圖周期可以縮短的優(yōu)點,因而已為許多有條件的印刷廠所使用。四色印刷在制印圖片、畫冊方面,使用更廣。為了宣傳推廣用于四色印刷的油墨,一些油墨廠也常常制印一些四色油墨色譜,供用戶選購油墨和印刷廠參考使用。這種四色油墨色譜與前述色標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除了用品紅、黃、青色疊印成各種彩色色塊外,還以黑色油墨用若干種網(wǎng)線疊印于彩色色塊上,從而獲得更豐富多彩的顏色。在這類色譜中,品紅、黃、青色使用的網(wǎng)線比例有若干種。1

色標設計要求新穎性縱覽國內外出版的大型地圖集,分層設色體系大體有“越高越暗”、“越高越亮”及“光譜適應”三種方案?!霸礁咴桨怠狈桨鸽m然有利于顯示山頭的分布,但整個沒色體系與地貌自然景觀的視覺效果相矛盾?!霸礁咴搅痢狈桨鸽m然與自然景觀的視覺效果接近,但立體效應較差。第三方案雖有色相變化規(guī)律、地貌形態(tài)顯示比較鮮明的民處,但與傳統(tǒng)設色差別較大,因此至今應用甚少。我國第一版《國家普通地圖集》色標采用的是“越高越暗”方案,其結果是東部平原的設色效果尚好,但西部的青藏高原及高山地區(qū)構成了深棕色的斑塊,視覺效果較差。此次實驗決定采用“越高越暗”與“光譜適應”相結合的設色體系,力爭在色標設計上有所創(chuàng)新,并給讀圖者以新穎之感。

科學性新設計的色標,在色彩運用上要充分考慮色彩的對比效應、和諧效應、透視效應及立體效應等,使色標的設計原則,既符合顏色科學的基本原理,又能反映我國地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通用性要從我國地圖制印設備、制印材料及制印工藝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通用性好的地圖制印工藝及質量檢測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專用色,為在生產(chǎn)中推廣應用創(chuàng)造條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