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東北黑兔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品種起源

1965年至1978年,先后在黑龍江省小興安嶺的沽河、帶嶺及五營等地區(qū),采到野兔標本7只;1962年2月,在五營收購到冬皮一張,1978年在遜克收購到冬皮一張,經(jīng)鑒定,為一新種。由于其通體黑褐色,產(chǎn)自東北,故定名為東北黑兔。1

對于這一新種, 由其原始描述看來, 是以毛色的細微差異為主要判別依據(jù), 然而毛色并非穩(wěn)定的分類性狀, 受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顯著, 僅以此將其劃分為一獨立物種受到眾多分類學家的質(zhì)疑。而且, 迄今為止東北黑兔還不為許多權(quán)威的世界性哺乳動物著作所承認。因此利用更多的研究手段 (包括分子系統(tǒng)學的研究方法)為東北黑兔的分類地位尋找到合理的分類依據(jù), 是我們亟待開展的研究工作之一。2

地區(qū)分布小興安嶺, 北至黑龍江畔遜克。2

鑒別特征毛色全身黑褐色,額頂有一塊極小的白斑,前、后腳掌毛色較淺,為鼠灰色。1

外形量度及頭骨量度與東北兔沒有太大差異。聽泡的量度,長與寬均比東北兔及日木兔略大。頂間——上枕骨的形態(tài)與東北兔相似,而與日本免顯著不同。1

上頜最前面的前白齒,前緣的折皺與日本兔及雪兔相同,而與東北兔及華南兔顯然有別。為了便于說明,均以右側(cè)前臼齒為標準,從齒冠看,依順時針方向的順序,將前緣的折皺進行編號。東北黑兔,日本兔及雪兔靠內(nèi)側(cè)的兩個折皺(折皺3及折皺4)寬度差不多,位置也比較靠近,而中間的兩個折皺(折皺2及3)的間距略寬。1

東北兔則完全是另一種類型。其最前面的那枚上頜前臼齒,前緣內(nèi)側(cè)的兩個折皺并不等寬,折皺4比相鄰的折皺3寬得多;同時,折皺3與折皺4的間距也略大,顯示出折皺3與折皺2兩個中間的折皺略近。1

華南兔則又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類型。它最前的那枚上頒前臼齒的前緣折皺,4個折皺的寬度近乎等寬,而彼此的間距相等。1

通過上述毛色及前臼齒的特征對比,東北黑兔極易鑒別。1

外形特征冬毛通體黑褐色,毛基深灰,只有前、后腳掌鼠灰色。腹毛稍淺,為淡黑褐色額頂中間有一塊極小白斑。個別標本,頸部,胸部略有極少數(shù)白毛。東北黑兔的尾長明顯地短于后足長,耳長較短,顯著短于草兔。1

生活習性主要棲息于海拔300至800米的針闊混交林中,有時也在次生的闊葉林中發(fā)現(xiàn)。一般很少到居民區(qū)附近活動。因此,東北黑兔是典型的林棲種類。1

小興安嶺針闊混交林內(nèi)樹種豐富,有紅松,云衫,水曲柳,花曲柳,籽椴,糠椴,胡桃楸,白樺,風樺,山楊,大青楊及黃波羅等。主要下木有青楷子,花楷子,忍冬,白丁香,胡榛子,刺五加及衛(wèi)茅等。1

郁閉度不大,林下灌木及草本植物叢生。這種生境給東北黑兔提供了良好的隱蔽條件及食物條件。1

東北黑兔晨昏活功。以草本植物、樹皮及嫩枝為食。1977、1978年冬季,在小興安嶺沾河所采的標本,胃內(nèi)均是木屑狀的食糜,估計是啃咬樹皮的碎屑,據(jù)獵人講:東北黑兔糞便的顏色較東北兔為淡,呈深灰色?;顒訒r后足足跡前方的張開度亦較東北兔為大,容易區(qū)別。1

評論
科普5c356ffc74420
少師級
黑兔主要分布于小興安嶺…。
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