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獏是產(chǎn)于中南美洲一種動物。它體形肥壯,四肢粗短,吻長尾短,長相酷似黑豬,耳朵中間的頭冠和頸上有一撮短而直的長條鬃毛。因產(chǎn)地不同,可分為南美獏、中美獏和山獏,但它們的形狀和生活習性大體相同。美洲獏是個素食者,以水生植物、樹葉、灌木嫩芽、漿果和草為主食。它喜歡居住在熱帶稠密陰濕的原始森林、沼澤地和湖泊地帶。
形態(tài)特征體形肥壯,四肢粗短,吻長尾短,長相酷似黑豬。特別是它耳朵中間有的頭冠和頸上,有一條短而直的長條鬃毛,好像長了一頭童發(fā),格外醒目,惹人喜愛。因產(chǎn)地不同,可分為南美獏、中美獏和山獏,但它們的形狀和生活習性大體相同,沒有很大區(qū)別。最普通的美洲獏肩高90厘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體重在150~200公斤之間。它的繁殖能力很強,3歲左右就能產(chǎn)仔。壽命可達30年以上。喜歡居住在熱帶稠密陰濕的原始森林里或沼澤地和湖泊地,把巢按放在水邊和灌木叢中,白天喜歡在窩里睡覺,夜間出來活動,尋找食物。它的水性很好,善于游泳、潛水,聽覺、嗅覺都十分敏銳,膽小如鼠,一發(fā)現(xiàn)險情立刻跳入水中躲避。天敵很多,如虎、豹、蟒等。是世界瀕危級保護動物。目前,世界上只有3個國家、11個動物園里飼養(yǎng)中美獵1。
分布及生活地美洲獏主要分布在巴西、委內(nèi)瑞拉、圭亞那、巴拉圭、秘魯、阿根廷等國家的熱帶密林中。美洲獏最長的壽命可達30年以上。中美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至中美的巴拿馬、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國家的熱帶林區(qū)。它繁殖力低,數(shù)量較少。山獏僅產(chǎn)于哥倫比亞、秘魯和厄瓜多爾的安第斯山較寒冷的高山上,壽命較短,數(shù)量極少。因此,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lián)合會將中美獏和十分珍貴的山獏定為瀕危級保護動物。
生活習性美洲獏是個素食者,以水生植物、樹葉、灌木嫩芽、漿果和草為主食。它喜歡居住在熱帶稠密陰濕的原始森林、沼澤地和湖泊地帶,把巢安置在水邊灌木叢中,白天一般在窩內(nèi)睡覺,夜間出來活動,尋找食物。它水性很好,善于游泳、潛水。它的聽覺、嗅覺也十分敏銳,但性情拘謹,膽小如鼠,一發(fā)現(xiàn)險情或遇上敵手襲擊,就立刻躍入水中躲避。美洲獏的天敵有虎、豹和蟒,由于大自然沒有賜給它鋒利的牙齒、尖銳的腳趾和堅硬的觸角等保衛(wèi)生命最起碼的武器,所以只有采取入水逃命的消極辦法,才得以頑強的生存下來,這確實是動物界中一個罕見的奇跡。世界上只有3個國家的11家動物園飼養(yǎng)展覽中美獏,總數(shù)僅20多只。2002年-2012年來,僅繁殖過10多只。
分類美洲獏可分為南美獏、中美獏和山獏。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lián)合會已將中美獏和山獏定為瀕危保護動物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敦華 - 教授 - 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