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表貓簡介
西表貓(Iriomote Cat)
和多數(shù)貓科動物一樣,它們的耳背也是深色的,中間鑲嵌著淺色的斑點,腹部也是淺色的。它們的尾巴雖然不算長,尾毛卻很濃密,粗尾巴上環(huán)繞著數(shù)條深色環(huán)紋。另外,由于爪鞘不完整,它們的爪子也無法完全收回爪鞘,同時趾間還有一部分蹼相連。西表貓一般主要在島上沿海的低地部分活動,尤其是那里的亞熱帶雨林。它們通常離森林中的水源不遠,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它們的游泳技術(shù)自然也不錯(它們的爬樹本領(lǐng)也不用懷疑~)。西表貓基本在夜間和晨昏活動,捕食各種鼠類、蝙蝠、鳥類、青蛙、昆蟲、魚類等等。人們還看到它們溜到沙灘上捕捉美味的跳跳魚和螃蟹西表貓每年會有兩次繁殖期,當戀愛季節(jié)到來的時刻,公貓們會為了爭奪心上美人大打出手。懷孕的母貓通常有50-60天的妊娠期,每次會有2-4只寶寶降生。6-8個月后,孩子們就會步入性成熟期。一只西表貓的壽命約有15年。
形態(tài)特征體長 50-60 cm 、尾長 23-24 cm、體重 3-5 kg。
體型殘留原始的特征,比一般貓略為粗胖,軀干很長,四肢粗且短。身體背面、側(cè)面為暗褐色,腹部較淡,側(cè)面在灰褐色的部份有不明顯的暗色小斑紋散布。肉墊比一般貓大,尾巴也很粗,尖端有些許毛成簇,使得外觀上看來更粗。鼻梁很大,眼睛周圍有白黑條紋。耳朵很圓,尖端沒有耳殼里的前頭房毛。耳朵背面和許多山貓類同樣有被稱呼為“虎耳書斑”的黑色邊緣以及白色斑紋。牙齒28個,較一般貓少了一對上顎前臼齒。
生活習(xí)性其生活方式至今尚未明朗。除繁殖期會成對行動外,平時均單獨生活。主要在沿岸地區(qū)高度較低的區(qū)域生活,喜歡濕地和川邊。平時在地面生活,但會爬樹及游泳。食物來源廣泛,會捕食鳥類、鼠類、蜥蜴、蛇、青蛙、蝦、小河蟹、昆蟲等,有時也會捕捉幼野豬,也有潛水捕捉獵物的習(xí)性。被人圈養(yǎng)的西表山貓“ケイ太”除了肉類以外,每天也吃嫩草。多數(shù)山貓可以迅速確實的以獠牙插入獵物的脊髓來殺害獵物,但還不確定西表山貓是否也是如此。在島上沒有天敵,為唯一的肉食哺乳類動物,位于島的食物鏈的頂點。
相關(guān)利用韓國豹貓的IRBP、12S rRNA和細胞色素b(Cyt b)序列,并將其與Gen Bank中的豹貓及西表貓的上述基因進行比較,以此來重新分析韓國豹貓和其它豹貓及西表貓之間的遺傳分化情況。首先,我們從18只韓國豹貓的IRBP、12S rRNA和Cyt b序列分析中分別檢測到6個等位基因、1個單倍型和3個單倍型,推測曾經(jīng)發(fā)生在豹貓種群的瓶頸事件可能是本文發(fā)現(xiàn)的不同分子標記之間存在基因型丟失差異的原因?;贑yt b序列分析,證實東亞的豹貓形成一個單獨的進化枝,本文得到的Cyt b序列和之前發(fā)布結(jié)果支持一個分類理論,即認為東亞的豹貓就是東北森林貓。我們發(fā)現(xiàn)在IRBP、12S rRNA基因上,韓國豹貓和西表貓存在相同的序列,支持將西表貓和豹貓視為同一物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