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菜科(Onagr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灌木狀。葉對生或互生,無托葉?;▋尚?,輻射對稱或近左右對稱,通常單生于葉腋或排成總狀或穗狀花序;花萼筒與子房合生,裂片4~5;花瓣與花萼裂片互生;雄蕊與花瓣同數(shù)或為其2倍,稀12枚;子房下位,1~6室,中軸胎座,每室具1至多數(shù)胚珠。蒴果、小堅果、漿果或核果狀。凸起;外壁外層顆粒狀。
本科的親緣關(guān)系與千屈菜科接近,但因子房下位和花藥的丁字著生方式而與之不同。
簡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時為半灌木或灌木,稀為小喬木,有的為水生草本。葉互生或?qū)ι?;花兩性,稀單性,單生于葉腋或排成頂生的穗狀花序、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通常4數(shù),稀2或5數(shù);花瓣(0~2~)4片或5片。蒴果,有時為漿果或堅果。廣泛分布于全世界溫帶與熱帶地區(qū)。全科45屬832種1。
特征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稀喬木。單葉對生或互生,稀輪生,托葉早落或缺。腋生穗狀花序或總狀花序或單花,偶為圓錐花序;花兩性,(2-)4(一7)數(shù);花萼管與子房合生,萼片4—6;花瓣4或與萼同數(shù),稀無,常有爪;雄蕊與萼同數(shù)或2倍,1輪或2輪,花藥丁字著生或基生,2室,縱裂或十字裂;子房下位,2一4室,中軸胎座或側(cè)膜胎座,胚珠每室1至多數(shù),花柱l,柱頭裂片與萼同數(shù),棒狀或球形。蒴果開裂或為不裂堅果或漿果。種子小,平滑或有各種紋飾,具冠毛或翅,胚直立,肘乳缺。
本科有17屬約650種,廣布溫帶及亞熱帶地區(qū)。我國有6屬64種2。
分布廣泛分布于全世界溫帶與熱帶地區(qū),以溫帶為多,大多數(shù)屬分布于北美西部。其中分布舊大陸的3個屬我國均產(chǎn),廣布于全國各地,3屬系引種并逸為野生,1屬為引種栽培。
本科為重要的花卉植物、香料植物、油料植物。月見草屬、倒掛金鐘屬、柳葉菜屬等都含有多種花卉植物;月見草屬許多種的種子油富含亞麻酸,為有效降血脂、健腦、減肥等藥物的原料;柳蘭等為重要蜜源植物。
下屬分類(Calylophus)
(Camissonia)
(Chamerion)
露珠草屬(Circaea)
克拉花屬(Clarkia)
柳葉菜屬(Epilobium)
倒掛金鐘屬(Fuchsia)
山桃草屬(Gaura)
(Gayophytum)
(Gongylocarpus)
(Hauya)
(Lopezia)
丁香蓼屬(Ludwigia)
(Megacorax)
(Mkilua)
月見草屬(Oenothera)
(Stenosiphon)
(Xylonagra)
代表植物柳蘭【種名】: 柳蘭
【學(xué)名】: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科】: 柳葉菜科
【屬】: 柳蘭屬
柳蘭(柳葉菜科)
莖直立,基部稍木質(zhì)化。單葉互生、長披針形、近全緣??偁罨ㄐ蝽斏?、穗狀,花紅紫色,大而多?;ㄆ?~8月.蒴果線形。扦插、播種或分株繁殖,花后將根狀莖切成數(shù)段植于土中即可成苗。春季播種,實生苗第3年開花?;ㄖx后,將老枝剪去,促使側(cè)枝萌發(fā),可繼續(xù)開花。花穗長,色鮮艷,是理想的夏季花卉、花境背景材料。 生于海拔3100-4250米的山坡林緣、林下及河谷濕草地。分布于我國西南、西北、華北至東北。北溫帶廣布,北美洲、歐洲至日本、小亞細(xì)亞至喜馬拉雅等地也有。
柳葉菜科柳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匍匐。莖高約1米,不分枝。葉片披針形,長8-14厘米,寬1-2.5厘米,全緣或有細(xì)鋸齒。6-8月開花,花序頂生,伸長,苞片線形,長1-2厘米;花直徑1.5-2厘米,兩性,紫紅色或淡紅色; 萼片幾裂至基部,裂片4,線狀倒披針形,微帶紫紅色;花瓣倒卵形,頂端微凹或近圓形,基部是短爪,長1.5厘米。蒴果圓柱形,長7-10厘米。根莖粗,稍木質(zhì)化。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單葉互生,無柄,葉長披針形,近全緣??偁罨ㄐ蜷L穗狀,生于莖頂?;ù蠖?,紅紫色。蒴果線狀。花期6-8月。
自然生于海拔較高的林緣、林間、山坡草地、河岸草叢及火燒或采伐跡地。耐寒。喜涼爽、濕潤氣候及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陰。畏炎熱、干旱的環(huán)境。
柳蘭花穗長大,花色艷美,是較為理想的夏花植物。其地下根莖生長能力強(qiáng),易形成大片群體,開花時十分壯觀。它植株較高,極適宜做花境的背景材料。柳蘭作用插花,也很秀美。
山桃草山桃草-柳葉菜科
植物名稱:山桃草
所屬分類:柳葉菜科
拉丁名/別名:Gaura lindheimeri /
分布于北美洲溫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喜涼爽,半濕潤環(huán)境和陽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ㄆ?-9月。
形態(tài)特征 株高100-130cm,全株具粗毛。多分枝。葉披針形,先端尖,緣具波狀齒,外卷,兩面疏生柔毛。穗狀花序頂生,細(xì)長而疏散?;ㄐ?、白色,花瓣匙形向下反卷。
播種或分枝法繁殖,春播、秋播均可,發(fā)芽適溫15-20℃,生長強(qiáng)健。 適合群栽,也可作插花。
水濕柳葉菜【藥 材 名】水濕柳葉菜
【拉 丁 名】原植物沼生柳葉菜Epilobium palustre L.
【別名】獨木牛
【科目來源】柳葉菜科植物
【藥用部位】沼生柳葉菜的全草。
【性味歸經(jīng)】淡,平。入肺、大腸、膀胱經(jīng)。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治咽喉腫痛,風(fēng)熱聲嘶,高熱下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
【資源分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古籍考證】出自《高原中草藥手冊》。
【相關(guān)選方】①治咽喉發(fā)炎:水濕柳葉菜配開喉箭、藍(lán)布裙、筋骨草、高山龍膽、三顆針皮,煎湯服。②治風(fēng)熱咳嗽,聲嘶,支氣管炎:水濕柳葉菜配隴蜀杜鵑葉、石刁柏,煎湯服。
**【原生形態(tài)】**沼生柳葉菜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莖上部被曲柔毛。葉下部的對生,上部的互生,條狀披針形至近條形,長2~4厘米,寬4~10毫米,通常全緣?;▋尚?,單生于上部葉腋,粉紅色,長4~7毫米;花萼裂片4,外疏被短柔毛;花瓣4,倒卵形,先端凹缺;雄蕊8,4長4短;子房下位,柱頭短棍棒狀。蒴果圓柱形,長4~6厘米,被曲柔毛,種子頂端有1簇白色種纓。生于沼澤地及山坡濕潤處。
功用價值本科植物不少種類供藥用,柳葉菜屬植物的楊梅酮葡萄糖甙(myricetin 3-o-glucoside),槲皮素3-o-葡萄糖甙(guercetin 3-o-β-glucopyranoside),對一些細(xì)菌有抑制作用。許多種類是美麗的觀賞植物,如倒掛金鐘屬(參見彩圖插頁第119頁)、月見草屬等;月見草屬的種子大多可以榨油;一些種類的花可以提制芳香油;莖皮纖維可作人造棉原料。
檢索表
|| ||
.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劉敦華 - 教授 - 寧夏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