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目(Zingiberales)是被子植物門姜亞綱下的一個目,該綱多為草本植物,該目共有8科約1200種,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熱帶與亞熱帶花園?;ò隊畹拇迫铩⒎圪|(zhì)胚乳、氣孔周圍的副衛(wèi)細胞是該目的主要特征。過去該目通常是與鴨跖草亞綱或百合亞綱中的一些目聯(lián)在一起。
簡介草本,有根狀莖。葉鞘通常開展,并有一葉舌,萼和花冠分為兩輪;雄蕊6-5個,或僅1個能育,其余的變?yōu)橥嘶廴?,子房下位;種子有胚乳,常有假種皮。本目為進化的一群植物,代表著萼花部發(fā)展的另一個方向,并完成了峰極階段。它和蘭科是處于并行發(fā)展的關(guān)系1。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有短或長的根狀莖或塊狀根或纖維根。莖不分枝,短或伸長,或為葉鞘重疊而成。葉大,2列或螺旋狀排列,具有開放或閉合的葉鞘?;▋尚?,有時單性,基本為3基數(shù),常兩側(cè)對稱,花被異形;具功能雄蕊1或5,稀為6,退化雄蕊常特化成花瓣狀。雌蕊3心皮,子房下位。常為蒴果,有時為1個分果,或肉質(zhì)不開裂2。
相關(guān)研究姜目的系統(tǒng)發(fā)育位置,尚存在不同的見解。不過姜目類似于百合亞綱的是在于通常具有隔膜的密腺(septal nectary)和限于根部的導管。而它類似于鴨跖草亞綱的則是含復合淀粉粒的粉質(zhì)胚乳。此外,姜目與典型的百合亞綱不同之處,還在于姜目的萼片常為綠色和草質(zhì),并與花瓣有明顯的區(qū)別。姜目具有4個或更多的位于氣孔周圍的副衛(wèi)細胞,這一特點與百合亞綱和鴨跖草亞綱都是不同的。因此,克朗奎斯特在他的分類系統(tǒng)中,將姜目和鳳梨目(Bromeliales)組成了姜亞綱(Zingiberidae)。3
所有分類
|| || 姜目(該目共有8科120種)
3
分類簡介多為草本植物,具根狀莖及纖維狀或塊狀根。莖很短至伸長,或為葉柄下部的葉鞘重疊而成。葉2列或螺旋狀排列,具開展或閉合的葉鞘。花兩性或有時單性,通常兩側(cè)對稱,基本上為3基數(shù),異形花被;雄蕊1或5,稀為6枚,通常有特化為花瓣狀的退化雄蕊;子房下位。蒴果,但有時為1分果或肉質(zhì)不開裂果。種子具胚乳。包括8科。
姜科多年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莖短,有匍匐的或塊狀的根莖,葉基部具有葉鞘;花兩性,兩側(cè)對稱,花瓣3,下部合生成管;果實為蒴果,種子常具有假種皮。約47屬7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qū)。我國有17屬約120種,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本科植物中包含有很多著名的藥材和香料植物,如春砂仁、草果、白豆蔻、姜、姜黃、莪術(shù)、郁金等,具有芳香健胃、驅(qū)風活絡(luò)的功用;還有一些美麗的觀賞植物,如姜花、海南三七、象牙參、閉鞘姜等,可供盆栽或布置于庭園內(nèi),此外蘘荷的花芽可作蔬菜,姜黃可提取黃色染料,用于食品工業(yè)。根莖供藥用,能溫中祛寒,驅(qū)風健胃。一般作烹調(diào)配料或制成醬菜、糖姜,或用作食品香料,制作糕點、飲料等。姜的根莖所含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為姜醇、姜烯、莰烯、水茴香烯、龍腦、構(gòu)櫞醛及桉油精等,辣味成分為姜辣素、姜烯酮、姜酮的混合物。
芭蕉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有塊狀合軸球莖。葉大型,有長柄,螺旋列,芽期單向卷曲。葉片有明顯中脈及羽狀平行側(cè)脈。氣孔器的副衛(wèi)細胞近正常表皮細胞?;ㄐ蜉S生自球莖,經(jīng)由假莖空心管伸出,常一邊彎曲或下垂。花單性,下部苞片內(nèi)為雌花,有退化雄蕊上部苞片內(nèi)為雄花,有退化子房?;ū?枚。功能雄蕊枚,稀6枚,退化雄蕊與分離花瓣對生。子房下位,3心皮,3室,柱頭3裂。中軸胎座。胚珠多數(shù),倒生。胚乳核型。果為肉質(zhì)漿果,具革質(zhì)外果皮。種子有胚乳和外胚乳。有3屬:象腿蕉屬Ensete、地涌金蓮屬Musella、芭蕉屬Musa,共60余種,主要分布于亞洲及非洲熱帶地區(qū)。我國有3屬12種,除芭蕉可北達秦嶺、淮河露地栽培外,均產(chǎn)于西南至東南及臺灣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我國南部和西南部普遍栽培的香蕉Musa nana可供食用,蕉麻Musa textilis為著名纖維植物。
旅人蕉科草本。莖干高大或極短;葉片、苞片二行排列;花兩性,兩側(cè)對稱,排成蝎尾狀聚傘花序,生于一大型佛焰苞中,花萼3,花瓣3,各式連合,稍不等或有時很不相等;發(fā)育雄蕊5~6;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顆;蒴果開裂為3爿或不裂。4屬87種,分布于熱帶美洲、非洲南部和馬達加斯加。我國引入栽培有3屬5種。如旅人蕉屬Ravenala、鶴望蘭屬Strelitzia、蝎尾蕉屬Heliconia。鶴望蘭(天堂鳥花)Strelitzia reginae,為著名的觀賞植物。
蘭花蕉科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葉基生,2列,葉片披針形或長圓形,具明顯的方格狀網(wǎng)脈;葉柄基部具鞘;花兩性,左右對稱,排成聚傘花序或單生,由根狀莖生出,具苞片;花萼3,近相等;花瓣3,不等大,中央1枚大而有色彩,稱唇瓣,側(cè)生的2枚很小,頂端具芒狀尖頭;雄蕊5,花藥2室,縱裂;子房下位,頂端延伸呈柄狀而似花萼管,3室;胚珠多數(shù),著生于中軸胎座上;蒴果室背開裂;種子具假種皮。僅1屬9種,產(chǎn)亞洲東南部;我國有2種,產(chǎn)廣東、廣西。
赫蕉科草本。株高1~3米,莖地下橫生,地上部由包旋的葉鞘形成假莖叢生,葉與苞同呈2列。葉形似美人蕉,長圓形,革質(zhì),長50~60cm,寬10~15cm。葉具柄,柄長短不一,有些近無柄?;ㄐ蛑绷⒒蛳麓?,從株頂抽出?;▋尚裕笥覍ΨQ,數(shù)至多朵于苞片內(nèi)排成蝎尾狀聚散花序,苞片常多數(shù),2列于花序軸上,宿存;花被片部分連合呈管狀,頂部具5裂片;發(fā)育雄蕊5枚,退化雄蕊1枚,花瓣狀;子房下位,3室,胚珠在每室的基底單生;朔果天藍色,裂成3個分果;種子近三菱形,無假種皮。僅赫蕉屬,約100~2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美洲。過去常被歸于芭蕉科或旅人蕉科。如黃鳥赫蕉Heliconia psittacorum,原產(chǎn)太平洋諸島,我國熱帶地區(qū)現(xiàn)有栽培。
閉鞘姜科多年生草本,有塊狀、平生的根莖;葉螺旋排列,鞘闊而封閉;穗狀花序稠密,球果狀,頂生或稀生于自根莖抽出的花葶上;苞片堅硬,覆瓦狀排列;萼管狀,3裂;花冠管闊漏斗狀,裂片大,美麗;唇瓣大;雄蕊極闊而薄,花瓣狀;無側(cè)生退化雄蕊;子房3室;蒴果球形,木質(zhì)。有4屬約200種,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閉鞘姜屬Costus約150種,我國有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等3種,分布于我國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東南亞及南亞地區(qū)也有分布。主要作鮮切花、干花和庭院綠化。根狀莖入藥,利水消腫,解毒止癢。
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 ,有塊狀的地下莖 。葉大 ,螺旋狀排列 ,有明顯的中脈和羽狀的平行脈,葉柄呈鞘狀抱莖,無葉舌?;▋尚裕粚ΨQ,排成頂生的穗狀花序、總狀花序或狹圓錐花序 ,有苞片;萼片3,分離,宿存;花瓣3,萼狀 ,基部合生并常和退化雄蕊群連合;退化雄蕊花瓣狀,4~5枚,基部連合,為花中最美麗部分,通常紅色或黃色,或有濺點,其中1枚反卷的稱為唇瓣 ; 發(fā)育雄蕊的花絲亦增大呈花瓣狀,多少旋卷,邊緣有1枚1室的花藥室,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顆。蒴果,3瓣裂,有小瘤體或柔刺。僅美人蕉屬Canna約55種,絕大部分產(chǎn)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現(xiàn)世界各溫暖地區(qū)常有栽培;供觀賞的種類中有很多雜交種,花艷麗奪目。我國常見栽培的約6種,其中蕉芋、蘭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美人蕉等供食用及庭園觀賞,花極美麗,色彩鮮艷。
竹芋科約有31屬550種,原產(chǎn)于美洲、非洲和亞洲的熱帶地區(qū)。如竹葉蕉屬Donax、柊葉屬Phrynium、肖竹芋屬Calathea、竹芋屬Maranta等。匍匐的根狀莖上著生肉質(zhì)塊莖,地上莖多分枝。枝上葉多,有長而窄的葉鞘,橢圓形葉片大而開展?;ㄉ?、白色、具短柄。竹芋(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塊莖可提取淀粉,稱竹芋粉,淀粉含量極高,蛋白質(zhì)含量很低。一些種類葉片常具美麗斑紋,是廣泛種植的觀葉植物,如絨葉肖竹芋(天鵝絨竹芋)Calathea zebrina。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劉敦華 - 教授 - 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