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首先需要聲明的是: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食貓鼠,沒有任何科學(xué)依據(jù)能夠證明這種鼠類的真實存在.
真相關(guān)于食貓鼠的說法,主要是源自非洲岡比亞等地區(qū)存在的巨型嚙齒類動物,但問題是當(dāng)?shù)夭⒉淮嬖跀?shù)量相應(yīng)的貓,且非洲地區(qū)以大中型食草動物為主,小型貓科動物幾乎不可能在這里生存,所以食貓鼠想以貓為食的機會是完全不存在的.至于噴射毒液更是無稽之談,貓身上長有一層厚厚的毛發(fā),毒液是根本不可能通過毛發(fā)滲入皮膚的,即使?jié)B入皮膚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麻醉神經(jīng)中樞,皮膚滲入畢竟不等于血液感染.
那么真正的食貓鼠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其實只是一種偽名,真正的食貓鼠屬于雜食類生物,且并不以肉類為主食,他們只是個子大,一般的貓打不過他們而已. 況且同樣體型的家貓無論在靈活性和速度上都遠勝于巨型老鼠,巨鼠又怎么可能有機會接近它?1
謠傳:由于在電視臺播放的動物世界中沒有相關(guān)的鏡頭,媒體上也沒有給出相關(guān)的圖片,一般讀者都不知道這種食貓鼠長的啥樣,但我們可以從其習(xí)性中推理出其大致的形象。
首先,食貓鼠喜歡吸食貓的血液,而且能把貓的血液吸干,這表明其唾液中有可能也像吸血蝙蝠那樣,有一種可以阻止動物血液凝固的物質(zhì)成份,而且其口形也是可以吸食血液的口形。
其次,食貓鼠還要將貓拖回洞中慢慢地享用,表明其洞穴建造的能夠允許貓進去,對于體長只有普通家貓的二十分之一,與一般的老鼠差不多大的食貓鼠,這可是非常寬敞的洞穴了。
此外,食貓鼠還會跳過去咬斷貓的喉管,表明食貓鼠的嘴巴張開時一定非常大,此時食貓鼠的嘴巴絕對不是可以吸食血液的口形。因為食貓鼠的嘴巴張開時有可能足以容下貓的脖子,由于其體長只有普通家貓的二十分之一,與一般的老鼠差不多大,只是嘴巴上多了層堅固的硬殼。但當(dāng)它遇上貓時,只要"吱吱"叫幾聲,貓就會渾身發(fā)抖,癱在地上。這時,它就會跳過去咬斷貓的喉管,并把貓血吸干,然后把貓拖回洞中,慢慢地享用。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測其頭部的大小應(yīng)該占食貓鼠體長的80%以上,嘴巴應(yīng)該可以向蛇那樣,張開的很大,其牙齒也應(yīng)該極其鋒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短時間里咬斷貓的喉管,也許食貓鼠還會像劍齒虎那樣,擁有二個極其可怕的劍齒,從而可有效地咬斷體長是自己二十倍的動物的喉管。莫桑比克的老鼠 非洲東南部的國家莫桑比克恐怕是全世界貓咪最恐懼的地方了,因為那里的老鼠讓它們不寒而栗。 貓不是老鼠的克星么,怎么怕起小耗子來了?
小耗子當(dāng)然不可怕,可莫桑比克的耗子體形特別龐大,有的游客曾編順口溜,說那里“蜂窩像磨盤,耗子比貓大”,您想想,怕不怕?
當(dāng)?shù)氐暮淖佑械目梢蚤L到兩尺長、3-4公斤重,堪稱老鼠界的巨人,而該國的貓卻大多體形瘦小,不少成年貓的確比老鼠壯不多點兒,讓它們擔(dān)負(fù)捕捉如此碩鼠的重任,也的確有點強貓所難了。
東南非洲有色金屬礦藏豐富,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fù)雜,長期生活在地下的老鼠體內(nèi)攝入的微量元素遠比其它動物多,其中一些便因此攝入導(dǎo)致變異的微量元素,并形成各種各樣古怪的老鼠品種,莫桑比克的碩鼠便是其中的幸運兒。
老鼠的幸運自然便是貓咪的不幸,不過碰上碩鼠最多讓貓咪心虛一下,畢竟沒多大威脅,要是碰上大名鼎鼎的莫桑比克吃貓鼠,那可就有去無回了。這種吃貓鼠天生一張大嘴,貓咪碰上它們,立即變得體若篩糠、渾身酥軟,癱作一團,任憑擺布。此時吃貓鼠便會撲上去咬斷貓咪喉管,先吸盡貓咪全身的血,再把它的尸體拖回洞穴慢慢享用。
原來它的大嘴里可以噴射出一股有麻醉作用的唾液,貓咪一沾上便會昏倒,自然任其宰割了。有趣的是,這種吃貓鼠偏偏不大,和尋常田鼠個頭仿佛。令貓咪們更不舒服的是當(dāng)?shù)厝瞬⒉惶貏e討厭老鼠,甚至還很感激。原來當(dāng)?shù)卦l(fā)過長期內(nèi)戰(zhàn),遺留下大量地雷,嚴(yán)重威脅著居民的安全,用人探雷掃雷效率低,又很危險,后來比利時專家訓(xùn)練了一群老鼠擔(dān)任工兵,這些老鼠嗅覺靈敏,又能在土中任意打洞,找地雷實在是小菜一碟,更妙的是它們身體比人和狗都輕得多,不小心踩上地雷也不會引爆。
很傷當(dāng)?shù)乩鲜笞宰鹦牡氖牵徽撏L(fēng)八面的食貓鼠,還是龐然大物般的碩鼠,都無法承擔(dān)探雷掃雷這項技術(shù)活,這個工作是由它們的遠鄰——岡比亞大老鼠代勞的,這些老鼠平均重達1.15公斤,比莫桑比克碩鼠輕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