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4D打印針頭,打針再也不怕疼啦 | 好消息合集

果殼
科學和技術(shù),是我們和這個世界對話所用的語言。
收藏

最近鋪天蓋地的消息實在是太喪了,喪氣一波未完一波又起。

如果你也需要平衡情緒,以下是來自科技界的一些好消息。

富含益生菌的花生醬

吃美味的花生醬,還順便補了益生菌。

腸道中的益生菌有助于消化,產(chǎn)生維生素和增強免疫系統(tǒng)。

對特定人群比如感染性腹瀉或者腸道菌群失衡的人,醫(yī)生有時候會推薦補充益生菌。食品中的益生菌添加劑在被添進去之前,通常需要被冷凍干燥,除去細菌內(nèi)部的水分,讓它們保持在休眠狀態(tài),直到再次獲得營養(yǎng)和水。如果沒有足夠的水或其他能量來源,它們就會迅速死亡。

堅果醬里就幾乎不含水。美國科學家和發(fā)明家丹·珀爾曼(Dan Perlman)經(jīng)過五年的探索,終于想出了把益生菌放進花生醬里的方法。向每個罐子中大約一茶勺的堅果油中添加少量冷凍干燥的益生菌,形成漿液。當把漿液混合到堅果黃油中時,它會變硬,固化。此時的益生菌被困在黃油結(jié)晶脂肪的基質(zhì)結(jié)構(gòu)中,處于深度睡眠中,但仍然活著,一旦被吃下肚,就能迅速準備“復(fù)工”了。

每2湯匙堅果醬中可以有5億到10億益生菌,大約與1片益生菌藥中的細菌數(shù)量相同。

吃花生醬還能有益健康,我喜歡。另外,其他堅果醬比如芝麻醬也可以哦。不過記住,請遵醫(yī)囑服用。

迷你4D打印針頭,抽血不怕疼

即使是大人,也有不少害怕針頭的。打針、抽血、輸液,真是疼啊,還容易感染。糖尿病患者每天采血測血糖就更受罪了。好消息是,將來可能不用遭這份罪了。

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羅格斯大學的工程師通過4D打印創(chuàng)造出了非常小的針頭,可以減輕疼痛,降低感染風險。

就是長這樣的 | Rutgers University

自然界中,某些昆蟲等生物擁有粘附在組織上的微觀特征,比如寄生蟲的鉤、蜜蜂帶倒鉤的刺和豪豬的棘刺。受到它們的啟發(fā),工程師開發(fā)的這種微針可以在插入皮膚時與組織互鎖,從而增強粘附力。

結(jié)合微3D打印技術(shù)和4D打印,他們還在微針上加上了倒鉤。3D打印可以逐層構(gòu)建對象,而4D則采用了能在打印后改變形狀的智能材料。時間是第四個維度,可以使材料變成新的形狀。

雖然照片看起來像恐怖的狼牙棒,但實物其實是既短且薄,造成的創(chuàng)口小而微,但依然能穩(wěn)定輸送藥物,使用效果會比現(xiàn)在的針頭更好。

看見針頭就手腳冰涼血色全無星人表示很高興!

兔子膝蓋軟骨成功再生

骨髓和脂肪中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可以被誘導分化為軟骨細胞,修復(fù)受損的軟骨。但實踐中的問題是,怎樣將細胞放置在需要的位置,并順利附著在周圍的組織上。中韓科學家想出了一個辦法。

1月22日發(fā)表于期刊《Science Robotics》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用名為PLGA的聚合物制成了帶有孔的微小空心球,在球的表面覆蓋上殼聚糖和氧化鐵納米顆粒的混合物,然后把培養(yǎng)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填進球里,再將球注射到膝蓋軟骨受損的試驗兔子的膝蓋里,并在兔子身上裝上磁鐵,以此來固定小球的位置。

實驗中的兔子 | 參考文獻1

三個星期后,兔子的軟骨表現(xiàn)出了恢復(fù)的跡象,空心球也如預(yù)期降解。該團隊計劃用膝蓋更像人類的動物來繼續(xù)進行測試,如果一切順利,就將開始在人類患者中進行測試。

希望等我老了能用上。祝愿研究成功。

折斷翅膀的鳥兒又能飛了

折斷翅膀的鳥兒又能飛了!而且不用接受二次手術(shù)。

通常來講,給骨折的鳥兒治療的方法是用金屬骨針固定傷處,但金屬太沉了,會給鳥兒的飛行帶來困難,所以還得進行二次手術(shù)把骨針取出來。

但伊朗設(shè)拉子大學的科學家用綿羊或狗的骨頭制成骨針,重量僅為金屬骨針的一半,還能被鴿子的身體自然吸收。

A. 用綿羊的長骨制成的骨針(脛骨和股骨)B. 用狗的長骨制成的大頭針(脛骨和股骨)| 參考文獻4

研究中的40只折斷翅膀的家鴿被分成四組:第一組沒有接受治療,等待自然愈合;第二組接受了傳統(tǒng)的不銹鋼針手術(shù);剩下兩組分別使用了綿羊骨頭或狗骨頭制成的骨針。32周后,使用綿羊或狗骨骨針的鴿子已經(jīng)可以像受傷之前一樣飛了;使用金屬骨針的鴿子飛行時會因為金屬針的額外重量而失去平衡;而沒有使用骨針的鴿子根本無法飛翔。

愿天下的鳥兒都能自由飛翔!

新機器讓肝臟在體外存活7天

蘇黎世大學科學家發(fā)明的新機器,可以讓捐獻的肝臟存活7天。

這很重要,因為肝臟在體外的存活時間很短(目前的常用方法能維持12小時),但需要接受肝臟移植的患者卻特別多(在英國平均要排135天隊)。

機器示意圖 | 參考文獻5

這臺機器能維持與體內(nèi)相似的壓力,為肝臟提供氧氣和營養(yǎng),還能清除細胞廢物比如二氧化碳??茖W家用豬的肝臟做實驗,花了四年時間開發(fā)這個新機器。在最新的實驗中,研究小組使用了10個受損嚴重已經(jīng)無法用于移植的人類肝臟,結(jié)果有6個幸存了下來。這6個肝臟的細胞繼續(xù)維持新陳代謝,正常地制造蛋白質(zhì)。

這6個肝臟在此期間有縮小,在實驗第七天結(jié)束時,僅有其原始大小的四分之一,不過作者認為這是原本的腫脹減輕的跡象。

期待能派上用場的那一天。

以上就是來自科技界的五則短短的好消息。這五則短消息不是要給你打“一定要熱愛生活”或者“一定要繼續(xù)努力”的雞血,世界不總是美好的,生活不總是值得熱愛的,每個人都有喪到躺平的時刻。

但當你決定起身幫助他人、讓世界變得更好時,希望你能看到,你的同行者一直都有,一直都在。

我們下期見。

參考文獻:

1.Go, G., Jeong, S.-G., Yoo, A., Han, J., Kang, B., Kim, S., … Choi, E. (2020). 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medical microrobot system for knee cartilage regeneration in vivo. Science Robotics, 5(38), eaay6626. doi:10.1126/scirobotics.aay6626

2.Han, D., Morde, R. S., Mariani, S., La Mattina, A. A., Vignali, E., Yang, C., … Lee, H. (2020). 4D Printing of a Bioinspired Microneedle Array with Backward-Facing Barbs for Enhanced Tissue Adhes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909197. doi:10.1002/adfm.201909197

3.Researcher develops a new, gut-healthy peanut butter, Lawrence Goodman, https://www.brandeis.edu/now/2020/january/probiotics-peanut-butter.html

4.Dehghani Nazhvani, S., Etemadi, F., Mohammadi, M., & Dehghani Nazhvani, F. (2019). Humeral fracture treatment in pigeons by bone pins made from ovine and canine bones. Heliyon, 5(11), e02679. doi:10.1016/j.heliyon.2019.e02679

5.Eshmuminov, D., Becker, D., Bautista Borrego, L., Hefti, M., Schuler, M. J., Hagedorn, C., … Clavien, P.-A. (2020). An integrated perfusion machine preserves injured human livers for 1 week. Nature Biotechnology. doi:10.1038/s41587-019-0374-x

作者:八云

編輯:游識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