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珊瑚骼圓形,中央窩短而深。正面凸,背面凹,除柄痕跡外、縫隙布滿整個背面,珊瑚肋隨齡期的增長而逐漸由外向里增加。隔片齒小而尖,無滑。生活時為白色、棕色等。
整個珊瑚由一單個大水螅體組成,僅有一個口。珊瑚骼圓形,中央窩短而深,底部有交錯的小顆粒狀或小條狀的小梁,珊瑚骼正面凸,隨生長環(huán)境而長成各種奇怪的形狀,背面凹,隨環(huán)境而變化。除柄痕跡處之外,縫隙布滿整個背面,珊瑚肋也隨生長年齡的增加,逐漸由外向里增加。隔片齒和珊瑚肋是類群特征,隔片齒小而尖,光滑。珊瑚肋光滑或僅有小顆粒。生活時為鉻黃色、黃褐色,棕色中帶有少許綠色。1
生存習性幼小時若反置于海底,會利用水螅體的漲縮慢慢翻轉(zhuǎn)過來,并且能利用四周的觸手做有效的運動。成蟲的珊瑚會在海底慢慢移動,因而得“會走路的珊瑚”之名。2生活于溫暖、淺水的珊瑚礁內(nèi),一般要求水溫在22-30C,水深約在45米以內(nèi)。
經(jīng)濟價值本種及其他類群的石珊瑚的骨骼是構(gòu)成珊瑚礁和珊瑚島的主要成分。還可作為建筑材料、用其燒石灰制水泥,鋪路,或作為裝飾品和觀賞用。應注意對其保護。
分布區(qū)域國內(nèi)分布于南沙、西沙、東沙、海南;國外分布在紅海、塞舌爾群島、安曼群島、馬克薩斯海峽、新加坡、印尼爪哇、班達群島、菲律賓、大堡雕、馬紹爾群島、日本及琉球群島。
分類學構(gòu)成珊瑚礁和珊瑚島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