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重液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介紹

重液是密度大于水的有機液體或高密度鹽類的水溶液。將一小塊礦物浸泡于重液之中就可以測定其比重,看這礦物在重液中究竟是上浮還是下沉。如果是浮起,說明重液比重大于礦物,將重液稀釋,直到礦物小塊停著(懸浮起來),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這時,礦物和重液的比重相等,重液的比重可用維氏天秤測定。溴仿和二碘甲烷必需用有機溶劑來稀釋,如丙酮或苯??死锢嬉罕仨氂盟畞硐♂?。

用重液來分離礦物的機械混合物也是很容易的,若是兩個礦物組份的比重都是已知的話,將重液的比重調(diào)整到一個中間的比重,將礦物混合物浸入其中,比重較大的物質(zhì)直接下沉,而比重較小的礦物就上升。

應用寶石密度測定重液法是將寶石樣品放入一套相對密度值不同的重液中,通過觀測寶石的沉浮情況而確定寶石相對密度的一種方法。

重液是油質(zhì)液體,因利用其相對密度測試寶石的相對密度值,常被稱為重液,利用其折射率值觀察寶石時常稱為浸油或浸液。理想的重液要求其揮發(fā)性盡可能小、通明度好、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黏度適宜,盡可能無毒無臭,因此寶石學中常用的重液種類并不多。

為了配制出某種相對密度值或某種折射率值的中間型混合重液,除上述要求外,還應考慮:

(1)低值重液與高值重液能無限混溶,混合后不產(chǎn)生第三種物質(zhì)。

(2)兩種純重液的揮發(fā)性要盡可能相近,否則混合重液的相對密度值或折射率值會隨時間而變化。1

重液選礦以重液為介質(zhì)進行重力選礦是按照阿基米德浮力原理進行的,完全屬于靜力作用過程。 流體的運動和顆粒的沉降不再是分層的主要作用因素,而重液本身的性質(zhì)是影響分選的重要因素。

各種礦物的密度不同。 把礦物置于一定密度的液體中, 若礦物的密度大于重液的密度, 則礦物下沉;若礦物的密度小于重液的密度,則浮于重液的上層;若礦物的密度等于重液的密度,則形成懸濁液。據(jù)此,選用一系列不同密度的重液,配制出不同參數(shù)的重液,可將不同密度的礦物分開。重液的密度同折光率成正比關(guān)系, 測出重液的折光率就能間接地得出其密度。

常用重液克列因氏重液(鎢硼酸鎘水溶液),比重3.36~3.365,可用熱水作洗滌液;

羅爾巴哈重液(二碘化汞+碘化鋇水溶液),比重3.58,先用碘化鉀,后用水作洗滌液;

溴化錫融熔液,31。C時熔化,350C時比重3.34,可用四氯化碳配制任意比重的重液,可用四氯化碳作洗滌液,再用分餾法從溶液中回收。2

重液密度各種重液的比重變化范圍是從大約2.5 克/厘米3 到大約4.25 克/厘米3。很多溶液和化合物可用來配制重液。三種最常用的重液,在室溫下最大密度(克/厘米3),溴仿2.89,二碘甲烷3.31,克里利奇液,是蟻酸鉈的水溶液。

通常使用的重液由重到輕排列(括號內(nèi)的數(shù)字系指在25℃/4℃時該重液的密度)如下:甲酸鉈—丙二酸鉈溶液(4.3,又稱克列里奇液)、85%的甲酸鉈溶液(3.39)、四溴化錫(3.35)、二碘甲烷(3.32)、杜列液(3.19,碘化汞與碘化鉀按1.24:1配成的水溶液)、四溴乙烷(2.97)、三溴甲烷(2.89)、三溴氟甲烷(2.75)、1,1,2-三溴乙烷(2.61)、78%的二溴化鋅溶液(2.54)、二溴甲烷(2.48)、1,2-二溴-1,2-二氯乙烷(2.36)、1,2-二溴-氯乙烷(2.25)、二溴乙烷(2. 17)、三氯-溴甲烷(2.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