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目,是生物分類法中的一級,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間,但有時亞目和科之間會再分下目(又譯作次目)。
基本信息次于目的一個目級分類等級。一個目可再分為若干亞目,由這個目內(nèi)一個特殊的科或若干個與其他科性狀不同的科組成。亞目有時與超科相當。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規(guī)定植物亞目的學名詞尾用-ineae。
簡介本亞目物種前頜骨發(fā)達,具齒。體被小圓鱗。第1背鰭特化為長橢圓形吸盤,第2背鰭和臀鰭均無棘。腹鰭胸位。無鰾。
分類全球有1科4屬8種,我國有4屬6種1。
主要特征成蟲觸角通常13節(jié),鞭節(jié)不具次生的環(huán),但有時有其他花紋。舌側(cè)線在中部分合并,僅在端部分開;下唇須1節(jié),圓形或三角形。足跗節(jié)2或3節(jié)。翅通常存在,有化;翅痣加厚,半透明或不透明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黃頭生 - 副教授 - 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