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蟻,即指跳鐮猛蟻(Harpegnathos saltator),與大部分鐮猛蟻屬(Harpegnathos)的螞蟻一樣,跳鐮猛蟻上顎鐮刀狀,復(fù)眼大,觸角著生于兩復(fù)眼之間,尾刺顯著,善跳躍。
習(xí)性跳鐮猛蟻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昆蟲,彼此通過身體發(fā)出的信息素來進行交流溝通。當(dāng)跳鐮猛蟻找到食物時,會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別的跳鐮猛蟻就會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東西拖回洞里去。當(dāng)跳鐮猛蟻死去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當(dāng)有別的跳鐮猛蟻路過時,會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去的跳鐮猛蟻不會像活的跳鐮猛蟻那樣跟對方交流信息(互相觸碰觸角),于是它帶有信息素的尸體就會被同伴當(dāng)成食物搬運回去。通常情況下,那樣的尸體不會被當(dāng)成食物吃掉,因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窩的跳鐮猛蟻都有自己特定的識別氣味,有相同氣味的東西不會受到攻擊,這就是同一群落的跳鐮猛蟻可以很好協(xié)作的基礎(chǔ)。
亞種跳鐮猛蟻(Harpegnathos saltator)下有一亞種,學(xué)名為跳鐮猛蟻大眼亞種(Harpegnathos saltator subsp. cruentatus),該亞種在中國有記錄,分布于中國香港1。
印度跳蟻印度跳蟻是螞蟻界最早擁有基因序列的蟻種之一。它們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昆蟲,彼此可通過身體發(fā)出的信息素來進行交流溝通。它們在找到的食物上散布信息素,其他的螞蟻就會本能地把帶有信息素的東西拖回洞里去。
這種信息素可存留很長時間,即使是在螞蟻死后,依然存在。死掉螞蟻身上的信息素會吸引到路過的螞蟻,于是很快就會有同伴把帶有信息素的尸體當(dāng)成食物搬運回去。
而在通常情況下。死掉的螞蟻不用擔(dān)心自己會被當(dāng)成食物吃掉。因為除了固定的信息素以外,每窩螞蟻都還會有自己特定的識別氣味,對與自己有相同氣味的同伴們通常是友好的,不會發(fā)生攻擊行為2。
其它本詞條中的跳蟻僅僅指跳鐮猛蟻(Harpegnathos saltator),然而,其實大部分鐮猛蟻屬(Harpegnathos)的蟻種都會跳躍,其它少數(shù)螞蟻也會跳躍,例如:擬光腹弓背蟻(Camponotus pseudoirritans)。因此,我們平時在提及的跳蟻的時候不能明指就是跳鐮猛蟻。根據(jù)一種螞蟻的特征、習(xí)性來命名是不正確,例如:大螞蟻、黑螞蟻、紅螞蟻、食人蟻等等,你無法弄清楚他究竟是個什么品種。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黃頭生 - 副教授 - 華北電力大學(xué)